搜索
首页 作者

《达理歌》

普庵识心达理,不是胡言乱语。
教化三千大千,个个透泥入水。
应无所住生心,更不祭神拜鬼。
时中净念法身,何假烧钱化纸。
不被邪魔所惑,各各尽淘真理。
亦非夜聚晓散,亦不远寻山水。
亦不发愿烧香,亦不弃离妻子。
不咽众生血味,便敬六亲九祖。
誓不饮酒猖狂,不入牢狱苦楚。
见利便不干心,处处如钦父母。
你争无明人我,我自无可作做。
修桥补路随缘,身作山河国土。
供养大地含灵,上愿皇图永固。
时时风调雨顺,日日民歌乐舞。
皆因自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道德教诲的诗,它描绘了一种理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调了内心的觉悟和道德修养,以及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相处。 首先,诗中提到了普庵识心达理,这表明作者认为人们应该通过内心的觉悟和理解,达到对真理的认知。普庵是佛教中的一个术语,可以理解为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实践。 接着,诗中提到了教化三千大千,这是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担当。三千大千是佛教中的概念,代表了广阔的世界,作者以此表达对社会的关注和责任。 然后,诗中强调了内心的觉悟和无我精神。应无所住生心,意味着应该无执着、无分别心,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平静。不被邪魔所惑,表达了对真理的坚守和对自我意识的清醒。 同时,诗中还强调了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相处。不被寻山问水,不远离家乡,表达了对家乡和自然的尊重和热爱。供养大地含灵,表达了对大地的感恩和对生命的敬畏。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对社会繁荣和人民幸福的期盼。风调雨顺、民歌乐舞,表达了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对人民福祉的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道德教诲的诗,它描绘了一种理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调了内心的觉悟、道德修养、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相处,以及对社会繁荣和人民幸福的期盼。这首诗对于人们思考人生意义、道德价值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关诗词
  • 1
    [元]
    天上仙无懵懂,人间性有顽愚。
    门中有幸看经书。
    性性堂堂开悟。
    达理真明妙有,观空体合虚无。
    慧通灵宝证元初。
    谁解无文不度。
  • 2
    [明]
    楚昭达理,曷罹丧殃。
    股肱谗慝,令尹子常。
    贼虐邓宛,夺民之良。
    蔡以裘佩,唐以纮骦。
    三年淹恤,宠赂莫章。
    柏举战败,于郑遁藏。
    曷磔其体,曷斧其吭。
    斯人逃罪,国无纪纲。
    所贵哲后,区别奸良。
    瓦也是庸,何怪奔亡。
    ¤
  • 3
    [宋]
    留连春意晚花稠。
    云疏雨未收。
    新荷池面叶齐抽。
    凉天醉碧楼。
    能达理,有何愁。
    心宽万事休。
    人生还似水中沤。
    金樽尽更酬。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