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风而下世无诗,幼学西崑壮耻为。 老去仅名小家数,向来曾识大宗师。 百年不觉皤双鬓,一字谁能断数髭。 诚叟放翁几曾死,著鞭万一许肩随。 |
| 这首诗是表达了对诗歌艺术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了《变风》以下的诗作时代,即中唐以后,诗坛上缺乏有深度的作品,这反映了当时诗歌创作的困境。同时,诗人在年轻时曾学习西崑体诗,但后来感到这种诗风有损于诗歌的尊严,这是对诗歌艺术追求的反思。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晚年时,虽然风格被归为“小家数”,但诗人认为自己曾经遇到过“大宗师”,即得到了诗歌的真谛。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深入理解和领悟。 然后,诗人感叹时间飞逝,双鬓变白,但仍然坚持创作,希望在诗艺上有所突破。这一段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 最后,诗人以“诚叟放翁几曾死,著鞭万一许肩随”结尾,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有追求诗歌艺术的热情和决心,希望能与年轻的诗人一争高下。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深入理解和追求,以及在生命历程中对诗歌和人生的独特感悟。它提醒我们,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保持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不断探索和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