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郑宁文卷》

昔侍西山讲习时,颇于函丈得精微。
书如逐客犹遭绌,辞取横汾亦恐非。
筝笛岂能谐雅乐,绮纨元未识深衣。
嗟余老矣君方少,勤向师门扣指归。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昔侍西山讲习时,颇于函丈得精微》是一首对过去在西山听讲习诗,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和对学问的热爱。 首联“书如逐客犹遭绌,辞取横汾亦恐非”,诗人回顾了在老师门下学习的经历,对老师的教诲深感精微,即使是对逐客的言辞也遭到排斥,对辞赋的赞美也未必能得到认可。这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敬畏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老师对学问的严谨态度。 颔联“筝笛岂能谐雅乐,绮纨元未识深衣”,诗人用典故来表达对学问的深刻理解。筝笛这样的乐器怎能和谐雅乐?绮纨这样的华丽服饰又怎能理解深衣的深意?这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同时也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之情。 颈联“嗟余老矣君方少,勤向师门扣指归”,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年老,而老师您还年轻,希望继续向老师学习,寻求学问的归宿。这表达了诗人对老师的敬爱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和对学问的热爱,是一首值得一读的诗篇。
相关诗词
  • 1
    [宋]
    良玉假雕琢,好诗费吟哦。
    诗句果如玉,沈谢不足多。
    玉声贵清越,玉色爱纯粹。
    作诗亦如之,要在工夫至。
    辨玉先辨石,论诗先论格。
    诗家体固多,文章有正脉。
    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
    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
  • 2
    [宋]
    曾客嫖姚与伏波,惯骑生马拥雕戈。
    金台有命终须筑,铁砚无功亦且磨。
    见说帛书来汝洛,又传毡帐迫淮河。
    只今西北多机会,吾子南归意若何。
  • 3
    [宋]
    何人剥啄扣云关,袖有新诗数百篇。
    官徵自调相和应,珠玑不拣尽光圆。
    昌黎荐士惭无路,东野盘空枉笑天。
    闻道二亲犹未葬,知谁著眼为渠怜。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