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著西山序集端,欲添一字愧才悭。 平生行脚千诗里,岁晚营巢万竹间。 后有杨雄宁不好,世无孔子孰能删。 归舟它日溪边过,珍重先生莫掩关。 |
| 这首诗给人一种沉稳内敛,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感觉。诗人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尊重,同时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首联“已著西山序集端,欲添一字愧才悭。”展现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态度,虽已著书立说,但每添一字都感愧才疏学浅,显得十分谦逊。 颔联“平生行脚千诗里,岁晚营巢万竹间。”描绘了诗人的人生轨迹,行走千里,阅历丰富,晚年则在竹林间筑巢,过着宁静的生活。 颈联“后有杨雄宁不好,世无孔子孰能删。”诗人以杨雄和孔子比喻,表达了对自己作品的要求,即便后世有杨雄这样的才子,也未必能改得更好,若没有孔子那样的圣人,谁又能删减得宜呢?这既体现了诗人的自信,也展现了他对文化传承的敬重。 尾联“归舟它日溪边过,珍重先生莫掩关。”诗人以归舟、溪边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传达出他对先生的尊敬和珍视。 整首诗意境深远,用词精准,表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