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千山观》

西巘林峦擅一城,渺然飞观入青冥。
于湖数字题华栋,阳朔千山献画屏。
境胜小诗难写尽,天寒薄酒易吹醒。
独游不恨无人语,满壑松声可细听。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首联“西巘林峦擅一城,渺然飞观入青冥。”描绘了山峰林立,林木葱茏,一座高耸入云的观景楼屹立于城中的壮观景象。颔联“于湖数字题华栋,阳朔千山献画屏。”则用数字形容湖中的景色,将一栋华丽的建筑比作一幅精美的画卷,进一步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轮美奂。颈联“境胜小诗难写尽,天寒薄酒易吹醒。”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感到小诗难以表达其美妙,而寒风和薄酒则让他更加清醒,全身心地沉浸在这美丽的自然之中。尾联“独游不恨无人语,满壑松声可细听。”则表现了诗人独自游览并不感到孤独,因为满山的松涛声让他感到心旷神怡。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仰和热爱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一种清幽、宁静的心境。
创作背景
《千山观》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诗作。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目前并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但是,我们可以尝试从诗的内容和刘克庄的生活经历来推测一些可能的背景。 首先,诗题《千山观》可能暗示了这首诗是在描写千山之景,或者在表达作者对千山的观感。千山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座著名风景名胜区,也许刘克庄曾游览此地,被千山的美景所感动,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另外,刘克庄是一位关心国事、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诗人,他的诗作往往反映出对时代变迁和社会现实的关注。因此,《千山观》也可能表达了他对家乡或国家山河的感慨和思考。 总之,由于缺乏确切的史料记载,我们无法确定《千山观》的具体创作背景,只能通过这些推测来理解这首诗的可能背景和内涵。
相关诗词
  • 1
    [现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2
    [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3
    [元]
    伴夜月银筝凤闲,暖东风绣被常悭。
    信沉了鱼,书绝了雁,盼雕鞍万水千山。
    本利对相思若不还,则告与那能索债愁眉泪眼。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