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延平汤使君惠双溪楼记跋以小诗》

吾评此记前无古,历历溪山在目中。
潦后数椽谁朴斩,云间千尺忽青红。
比滁亭笔尤高简,与洛桥碑角长雄。
父老皆云侯苦节,咄嗟幻出化人宫。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出色的诗歌,它描绘了一个壮丽的自然景色,同时赞美了人的坚毅和节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吾评此记前无古,历历溪山在目中。”诗人以高屋建瓴之势,总揽全局,评赞此景前无古人,历历在目。这一开篇,气势磅礴,为下文的描述奠定了基调。 颔联“潦后数椽谁朴斩,云间千尺忽青红。”诗人巧妙地描绘了雨后的景色,用“数椽”暗喻房屋的简陋,用“云间千尺”形象地描绘了山的高峻,通过色彩的突变,表现出大自然的神秘和壮丽。 颈联“比滁亭笔尤高简,与洛桥碑角长雄。”诗人通过对比滁亭和洛桥,进一步赞美了此地的美景,用“笔尤高简”形容描绘的手法更为高超简洁,“角长雄”则表现了此景的独特魅力。 尾联“父老皆云侯苦节,咄嗟幻出化人宫。”诗人通过父老乡亲的口,赞美了此地人的坚毅和节操,“苦节”二字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执着和坚韧。最后“咄嗟幻出化人宫”一句,则以此景为喻,表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感叹和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同时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赞美了人的坚毅和节操。诗歌的结构紧凑,语言生动,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
创作背景
《延平汤使君惠双溪楼记跋以小诗》是宋代文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双溪楼”有关。双溪楼可能是当时的一处名胜景点,而延平汤使君可能是该楼的主人或者重要人物,他请刘克庄为双溪楼作记。刘克庄在游览双溪楼后,被其美景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作为记的跋,以表达对双溪楼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可能蕴含着对延平汤使君的感谢之意。
相关诗词
  • 1
    [宋]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2
    [宋]
    不惜黄花插满头。
    花应却为老人羞。
    年年九日常拚醉,处处登高莫浪愁。
    酬美景,驻清秋。
    绿橙香嫩酒初浮。
    多情雨后双溪水,红满斜阳自在流。
  • 3
    [唐]
    亡吴霸越已功全,深隐云林始学仙。
    鸾鹤自飘三蜀驾,波涛犹忆五湖船。
    双溪夜月明寒玉,众岭秋空敛翠烟。
    也有扁舟归去兴,故乡东望思悠然。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