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栖妻洞》

往闻耆老言,兹洞深无际。
暗中或识路,尘外别有世。
几思绝人事,赍粮穷所诣。
棋终出易迷,炬绝入难继。
孤亭渺云端,于焉小休憩。
凭高眺城阙,扰扰如聚蚋。
尽捐滓秽念,遂有飞举势。
山灵娼清游,雨意来极锐。
蒙蒙湿莎草,浥浥凉松桂。
暝色不可留,怅望崖扉闭。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探险之旅,通过深邃的山洞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超越世俗的境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往闻耆老言,兹洞深无际”引出了传说和主题,通过一个深邃的山洞探索未知的世界。“暗中或识路,尘外别有世”描绘了山洞内的神秘和奇异,以及脱离尘世的感觉,展现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的决心。 “几思绝人事,赍粮穷所诣”表达了诗人决心断绝与世俗的联系,全身心投入到这次探险中。然而,“棋终出易迷,炬绝入难继”描述了探险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增加了诗歌的紧张气氛。 “孤亭渺云端,于焉小休憩”描绘了诗人在探险过程中的孤独和艰辛,通过在云端的小亭休息,暂时缓解了前行的压力。 “凭高眺城阙,扰扰如聚蚋”从高处俯瞰城市,展现了世俗的喧嚣和繁忙,与山洞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尽捐滓秽念,遂有飞举势”表达了诗人抛弃世俗杂念,心灵得到升华,有了飞跃的势头。 “山灵娼清游,雨意来极锐”描绘了山间的神灵和清新的雨意,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蒙蒙湿莎草,浥浥凉松桂”描绘了雨后山间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湿润的氛围。 最后“暝色不可留,怅望崖扉闭”表达了天色已晚,诗人不得不结束探险,怅然望着关闭的山洞,充满了无奈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描绘探险过程,展现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越,同时也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不易。诗歌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充满了神秘和奇幻的色彩。
创作背景
刘克庄的《栖妻洞》的创作背景与莆田九华山的仙公洞有关。相传建文帝在逃亡过程中曾隐居在九华山顶,仙公洞就是他当时居住的地方。刘克庄在游览这个古迹时,被这个传说所感动,于是创作了这首五言诗。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建文帝身世的感叹,同时也借助建文帝的故事,抒发了自己对身世和命运的感慨。
相关诗词
  • 1
    [唐]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 2
    [现代]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 3
    [现代]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