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林户曹寒斋》

举世争驰势利场,君于冷处看人忙。
不营摩诘散花室,只设苏州听雨床。
种果园林无虎守,勘书窗几有萤光。
直须唤起西塘老,来向斋中伴石塘。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宁静自守的生活状态。首联“举世争驰势利场,君于冷处看人忙”两句,展现了世人都在追逐名利的场景,而诗人自己却在冷静旁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出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态。 颔联“不营摩诘散花室,只设苏州听雨床”,摩诘指的是诗人王维,散花室是他的居室名。诗人表示自己并不追求奢华的生活,只设置一张听雨的床,营造出一种简朴而富有诗意的生活环境。 颈联“种果园林无虎守,勘书窗几有萤光”,描绘了诗人居住的环境,果园和园林无需虎守,说明这是一个和平宁静的地方。而勘书的窗几上有萤光,增添了诗意和雅致。 尾联“直须唤起西塘老,来向斋中伴石塘”,诗人希望能够唤起西塘的老人,来陪伴自己在这个宁静的地方,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自己的理想生活状态,展现了其淡泊名利,享受宁静生活的情态。
创作背景
《题林户曹寒斋》是宋朝诗人刘克庄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1. **时代背景**:刘克庄生活在南宋时期,国家动荡,战乱频繁,社会环境严酷。这样的时代背景对他的创作有一定的影响。 2. **个人经历**:刘克庄本人颇具才华,但仕途坎坷,多次受到排挤和打压。他可能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感慨。 3. **与林户曹的关系**:诗题中提到的林户曹是刘克庄的朋友,他们可能有深厚的友情。通过为林户曹的寒斋题诗,刘克庄可能旨在表达对朋友生活境况的关心和慰藉。 综合这些因素,可以推测《题林户曹寒斋》这首诗是刘克庄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下,为了表达对朋友的关心和慰藉而创作的。
相关诗词
  • 1
    [明]
    我昔孤山访遗躅,春暖西湖泛晴渌。
    山头草树不荒凉,知是先生此埋玉。
    念初茅庐结构完,长吏频顾惊流俗。
    就中薛李最忘形,湖上夜归曾秉烛。
    先生自乐味道腴,此怀何尝忘不足。
    惟当吟咏苦嚘咿,役扰心兵削肌肉。
    诗成又复恐惊世,辄毁不使相誊录。
    谁知造化难尽藏,千古骚坛传妙曲。
    亦有遗墨落人间,留在剡藤并楚竹。
    见其瘦硬想其人,似对灵均餐落菊。
  • 2
    [明]
    乾坤悠悠书两幅,墨光深照西湖渌。
    人间番覆似浮云,此纸完全如璧玉。
    少陵瘦硬真入评,右军姿媚宜云俗。
    想当援笔对梅花,谁用官奴寒把烛。
    自然心画得天妙,一字百金酬不足。
    乃知形貌列仙癯,石带烟霞山少肉。
    岩岩气节高百世,奚假文章身后录。
    东坡去后古祠荒,月下不闻迎送曲。
    遗迹君家岂偶然,天遣清风激修竹。
    凭君开卷望孤山,三灌蔷薇咀秋菊。
  • 3
    [宋]
    避影林壑,清畏缩侨。
    尔梅多事,漏吾天机。
    长风孤骞,秋鹤与飞。
    山高水深,无成无亏。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