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郑甥有大西上》

岁晚亲朋少,何堪远别离。
人谁念原父,甥勿似牢之。
宗伯惊文卷,慈亲望捷旗。
饯行应满袖,不欠病翁诗。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诗,充满了亲情、友情和期待。诗人以岁晚为背景,描绘了与亲朋好友离别的痛苦场景,表达了对远行人的不舍和挂念。 首联“岁晚亲朋少,何堪远别离”以岁末为背景,强调了离别的痛苦。在这个亲人团聚的时刻,诗人却要与亲朋好友分离,心情之沉重可想而知。 颔联“人谁念原父,甥勿似牢之”通过对原父和牢之的提及,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他担心自己离开后,亲人会像牢之一样孤单无助,这也体现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厚感情。 颈联“宗伯惊文卷,慈亲望捷旗”通过对宗伯和慈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远行人的期待。他希望远行人在学业上能够取得惊人的成绩,同时也希望他能早日凯旋归来,让亲人团聚。 尾联“饯行应满袖,不欠病翁诗”则是以饯行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远行人的祝福和不舍。他希望远行人能够满载而归,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因病不能亲自送别的遗憾。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离别、挂念、期待等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亲情、友情的珍视和重视。
创作背景
《郑甥有大西上》是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亲情寄托:诗题中提到的“郑甥”,是刘克庄的外甥,这表明诗歌包含了作者对外甥的某种寄托或期望。在古代,诗人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关怀和祝愿。 2. 仕途追求:题目中的“西上”可能暗示着郑甥即将赴任或求学于西方,这代表着他即将开始新的仕途追求。因此,这首诗也可能表达了刘克庄对郑甥仕途顺利的祝愿。 3. 社会背景:刘克庄生活在宋朝,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士人追求学问、功名,因此,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这种价值取向。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亲情、仕途追求以及社会背景等多个方面。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