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昔胡儿入控弦,官军迎战北山边。 笳箫有主安新葬,蓑笠无人垦废田。 兵散荒营吹戌笛,僧从败屋卢茶烟。 遥怜钟阜诸峰好,闲锁行宫九十年。 |
| 这是一首战争题材的诗歌,诗人通过回忆一场战争,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荒凉,以及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首联“忆昔胡儿入控弦,官军迎战北山边”,描绘了战争的开端,胡人入侵,官军在北山边迎战。这一联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和激烈场面。 颔联“笳箫有主安新葬,蓑笠无人垦废田”,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战争后的荒凉景象。笳箫有主,意味着有人为战死者安葬,而蓑笠无人,则表明农田荒废,无人耕作。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战争对生产和生活的破坏。 颈联“兵散荒营吹戌笛,僧从败屋卢茶烟”,进一步描绘了战争后的凄凉景象。兵士离散,荒营中传出戌笛的悲鸣,而僧侣则从败屋中升起茶烟。这一联通过对荒凉景象的描绘,展现出战争对人们精神的摧残。 尾联“遥怜钟阜诸峰好,闲锁行宫九十年”,以钟阜诸峰和行宫的描绘,表现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遥怜”一词,表达了对美好景物的向往,而“闲锁行宫九十年”则表现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回忆战争,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荒凉,同时也表现出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景象的描绘和对比,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共鸣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