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道士》

丫髻唐衣八尺长,试看风骨已昂藏。
丹成屡诧飞升去,客至多称吐纳忙。
近习星文兼卖卜,每寻洞穴不赍粮。
或云曾与阵抟遇,拟问先生乞睡方。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生动描绘一位道士形象的诗。诗中的道士形象风骨昂藏,身着唐衣,头顶丫髻,给人一种飘逸脱俗的感觉。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道士的外貌、性格、生活习惯以及技能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丫髻唐衣八尺长,试看风骨已昂藏。”描绘了道士的外貌和风度。他的唐衣长八尺,显得身材高大,风骨昂藏。丫髻则显示了他的道士身份,同时也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接着,“丹成屡诧飞升去,客至多称吐纳忙。”描述了道士的修炼生活和社交活动。他勤于炼丹,技艺高超,甚至让人惊讶他是否会飞升成仙。同时,他也善于接待客人,常常忙于与他们谈论吐纳之术。 “近习星文兼卖卜,每寻洞穴不赍粮。”这两句诗揭示了道士的多才多艺和豁达的性格。他研究星象,占卜未来,同时还喜欢探险寻洞,不畏艰险,甚至不带粮食。 最后,“或云曾与阵抟遇,拟问先生乞睡方。”这两句诗充满了神秘色彩,让人对道士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有人说他曾经遇到过仙人陈抟,甚至想向他乞求睡方。这种描述使道士的形象更加高大,让人感到他的神奇和不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叙述,展现了道士的风度、性格、生活习惯和技能,让人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敬仰和钦佩。
创作背景
《道士》这首诗是宋朝诗人刘克庄创作的。刘克庄生活在南宋末期,当时社会动荡,国家面临着外敌入侵和内乱频发的困境。道教在南宋时期较为盛行,许多道士也活跃在社会各个阶层。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克庄创作了这首以道士为题材的诗。 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克庄个人的经历和对道教的看法有关。他可能接触到了一些道士或道教思想,并对此产生了感悟,于是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教和道士的某种态度或看法。 综上所述,刘克庄的《道士》的创作背景涉及到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和对道教的看法等多方面因素。
相关诗词
  • 1
    [唐]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 2
    [唐]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 3
    [唐]
    玄都五府风尘绝,碧海三山波浪深。
    桃实千年非易待,桑田一变已难寻。
    别有仙居对三市,金阙银宫相向起。
    台前镜影伴仙娥,楼上箫声随凤史。
    凤楼迢递绝尘埃,莺时物色正裴回。
    灵芝紫检参差长,仙桂丹花重叠开。
    双童绰约时游陟,三鸟联翩报消息。
    尽言真侣出遨游,传道风光无限极。
    轻花委砌惹裾香,残月窥窗觇幌色。
    个时无数并妖妍,个里无穷总可怜。
    别有众中称黜帝,天上人间少流例。
    洛滨仙驾启遥源,淮浦灵津符远筮。
    自言少小慕幽玄,只言容易得神仙。
    珮中邀勒经时序,箫里寻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