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方具免牍走笔次竹溪中书韵》

不知捷径在终南,应是癯儒骨相凡。
马负遥瞻隔河洛,牛车蚤已出殽函。
自怜鬓雪今垂领,岂料条冰晚入衔。
望见蓬莱吾足矣,逆风不虑更吹帆。
作品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艰辛旅程的感慨,同时也展示了他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态度。 诗的首句“不知捷径在终南,应是癯儒骨相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他认识到人生没有捷径可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坎坷道路需要去面对。这种理解透露出一种深沉的人生哲理。 中间两句“马负遥瞻隔河洛,牛车蚤已出殽函。”通过对马和牛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人生的艰难旅程。诗人以动物为载体,寓言式地描绘出人们在面对生活困难时,仍然需要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然后,“自怜鬓雪今垂领,岂料条冰晚入衔。”诗人通过对自己鬓发斑白的描绘,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悲感。同时,他也用这种感慨来进一步强调人生的不易。 最后,“望见蓬莱吾足矣,逆风不虑更吹帆。”蓬莱在古代诗歌中往往被用来象征美好的未来或理想的境地。诗人在此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即使面临逆境,他也无所畏惧,甚至期待逆风能帮助他扬起帆,驶向理想的彼岸。 总的来说,这首诗深情款款,哲理深邃,既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他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创作背景
《方具免牍走笔次竹溪中书韵》是宋朝诗人刘克庄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探讨: 1. 政治背景:刘克庄所处的宋朝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时政的不满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这首诗可能是在某种政治事件或社会问题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诗歌来表达诗人的观点和情感。 2. 个人经历:刘克庄一生坎坷,多次因为政治斗争而被贬谪。他的诗歌中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这首诗可能是在他经历某种人生变故或感慨命运无常的情况下创作的。 3. 文学风格:刘克庄的诗歌风格以豪放奔放为主,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形象生动。这首诗从题目到内容,都体现了他的文学风格,可以看作是他在文学创作上的一种探索和尝试。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政治、个人经历和文学风格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具体背景需要根据诗歌内容和历史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相关诗词
  • 1
    [唐]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 2
    [唐]
    直城朱户相逦连,九逵丹毂声阗阗。
    春官自有花源赏,终日南山当目前。
    晨摇玉佩趋温室,莫入竹溪疑洞天。
    烟销雨过看不足,晴翠鲜飙逗深谷。
    独谣一曲泛流霞,闲对千竿连净绿。
    萦回疏凿随胜地,石磴岩扉光景异。
    虚斋寂寂清籁吟,幽涧纷纷杂英坠。
    家承麟趾贵,剑有龙泉赐,上奉明时事无事。
    人间方外兴偏多,能以簪缨狎薜萝。
    常通内学青莲偈,更奏新声白雪歌。
    风入松,云归栋,鸿飞灭处犹目送。
    蝶舞闲时梦忽成,兰台有客叙交情,返照中林曳履声。
    直为君恩催造膝,东方辨色谒承明
  • 3
    [宋]
    先生溪上种修竹,呼吸溪光餐竹绿。
    自应不同此君医,冰雪之胸元不俗。
    我欲相从竹溪中,已办青蓑黄篾篷。
    卧听肃肃摇清风,一洗满怀尘土空。
    只愁一夕风雷起,变化飞龙葛陂水。
    凌云去去固无心,莫忘溪头舞烟雨。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