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与瀑泉疏,劳公下檄书。 极知居陋巷,不似宿精庐。 奴客辞看犊,邻人畏借驴。 何时儿子壮,聊为举篮舆。 |
|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恬静、质朴的乡村生活,同时也透露出一些生活的艰辛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久与瀑泉疏,劳公下檄书”,这里诗人以瀑泉为比喻,形容自己久已疏离繁华世界,劳驾公卿下达文书。这一联既展示了诗人的清高自许,又透露出他对公务繁忙的疲惫。 颔联“极知居陋巷,不似宿精庐”,这里诗人进一步描绘自己的生活环境,深知自己居住在简陋的小巷,与精致的房屋无法相比。这一联通过对比,更加突显了诗人安于贫贱、不慕荣华的品质。 颈联“奴客辞看犊,邻人畏借驴”,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邻里的生活琐事,仆人辞去看护牛犊,邻居害怕借驴给他。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诗人与乡邻们的亲密关系,同时也透露出生活中的一些艰辛。 尾联“何时儿子壮,聊为举篮舆”,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儿子能够长大成人,可以为自己挑起篮舆(一种轿子)。这一联既展示了诗人对家庭的深深眷恋,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以白描的手法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清高自许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在赏析时,我们需要细细品味诗中的意象和情感,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