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谢眸之温陵》

纵未肩康乐,犹堪跨惠连。
生涯悬罄尽,诗句弹丸圆。
古有王官采,今无海贾传。
不知谁著价,携去访心泉。
作品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深沉、精炼的感觉,充满了对古诗的赞美和对诗歌创作的思考。让我们一起逐步赏析这首诗。 首联“纵未肩康乐,犹堪跨惠连”,用典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肩康乐指的是肩挑康乐之任,即承担起诗歌创作的重任,犹堪跨惠连则是指超越惠连,惠连是古代的一位著名诗人。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在诗歌创作上的追求和目标。 颔联“生涯悬罄尽,诗句弹丸圆”,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诗歌创作的成果。生涯悬罄尽意味着诗人的生活困苦,处境艰难,而诗句弹丸圆则形容诗歌创作圆满、精湛,像弹丸一样完美。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在困苦的生活中,依然能够创作出精美的诗歌。 颈联“古有王官采,今无海贾传”,通过对古今诗歌创作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代社会诗歌创作的遗憾。王官采是指古代官员采集诗歌,用于国家祭祀和乐章,而海贾传则是指海外商人传唱的诗歌。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古代诗歌创作繁荣的怀念,以及对现代社会诗歌创作衰落的感慨。 尾联“不知谁著价,携去访心泉”,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价值的思考和追求。谁著价意味着诗歌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而携去访心泉则是指通过诗歌创作,去寻找心灵的源泉。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和追求,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珍视。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诗歌创作的思考和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呈现出了诗人在困苦生活中依然坚持创作的坚韧精神。
创作背景
**《送谢谔之温陵》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诗人的仕途经历和情感变化密切相关**。具体创作背景如下: 在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刘克庄被朝廷召为翰林承旨,这个职位对他而言是一个很高的荣誉。然而,在赴汴京任职之前,他需要先向新任杭州太守林子中交接职务。这个过程可能使他感到一种无法言喻的无奈和寂寥。为了表达自己这种复杂的心情,他写下了《送谢谔之温陵》这首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诗词类书籍或咨询语文老师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1
    [宋]
    槠叶阴深杜宇啼,远游还欲过淮西。
    吕蒙城下河流浊,亚父祠边草色齐。
    太守旧来相爱重,故交老去惜分携。
    年年慈母手中线,缝得征衫当一犁。
  • 2
    [唐]
    四牡驱驰千里馀,越山稠叠海林疏。
    不辞终日离家远,应为刘公一纸书。
  • 3
    [元]
    谢庭子弟多佳士,荆国山川总胜游。
    万里捧书催入幕,一朝挝鼓发行舟。
    玄猿啼处巴江夜,白雁来时楚甸秋。
    襄汉风流千古意,为君长忆仲宣楼。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