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豪扛鼎复搴旗,倏忽才情已竭衰。 今无百斤金买赋,古有九千缣作碑。 毛锥尽秃难藏老,麈尾高悬合授谁。 他日学人求肘后,不消挽些与哀词。 |
| 这是一首以豪迈气概开篇,却以悲慨收尾的诗。首句“少豪扛鼎复搴旗”,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诗人年轻时的英勇豪情,力能扛鼎,又能夺旗,气势非凡。然而第二句“倏忽才情已竭衰”却将情绪急转直下,豪迈的气势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才情衰竭的悲哀。 第三、四句“今无百斤金买赋,古有九千缣作碑”,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才华流失的惋惜。前句用汉武帝买司马相如赋的故事,暗示自己现在没有百斤金来购买才华;后句则用王羲之写碑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人才华的敬仰。 第五、六句“毛锥尽秃难藏老,麈尾高悬合授谁”,毛锥指毛笔,麈尾指拂尘。诗人以毛锥尽秃难以隐藏老态,麈尾高悬却无人继承,来表达自己年老才衰,无人可传的悲慨。 最后两句“他日学人求肘后,不消挽些与哀词”,肘后指医术,挽些与哀词指挽歌。诗人表示如果将来有人求学于他的肘后医术,他不需要挽歌和哀词,以一种豪迈的态度面对生命的衰老和结束。 整首诗从豪迈到悲慨,用典巧妙,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才华流逝、年老力衰的感慨,同时也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豪情壮志的人生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