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赴省诸友·方善夫昆仲》

君家科级每蝉联,何况高才更妙年,肄业机云同屋住,论文坡颍对床眠。
一双璧有连城价,九转丹能拔宅仙。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和祝愿的诗。诗人表达了对君家才华横溢,连年蝉联科举的赞美,同时祝愿高才妙年的君子能够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就,如同璧玉连城,丹仙拔宅一般。 首联“君家科级每蝉联,何况高才更妙年”,诗人通过描述君家连续在科举考试中取得胜利,点明了君家的才华和优秀传统。尤其是“何况高才更妙年”,以反问句形式,进一步强调了君家子弟的年轻与才情。 颔联“肄业机云同屋住,论文坡颍对床眠”,这里诗人形象地描绘了君家子弟勤奋好学的场景,以及他们互相讨论、共同进步的氛围。 颈联“一双璧有连城价,九转丹能拔宅仙”,诗人用璧玉连城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君家子弟的才华横溢和无可估量的前途。同时,用丹仙拔宅的比喻,祝愿他们能够如同仙人一样,一步登天,取得非凡的成就。 整首诗充满了赞美和祝愿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才华和努力的推崇。通过对君家子弟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他们才华横溢、勤奋好学的形象,以及他们未来可期的美好前景。
创作背景
**《送赴省诸友·方善夫昆仲》是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宋朝的科举考试制度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在宋朝,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而“赴省”则是指参加省级的科举考试。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之一便是诗人送别友人赴省参加科举考试。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和鼓励,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命运的期许。 另外,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还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宋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诗人在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忧虑。 综上所述,《送赴省诸友·方善夫昆仲》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科举考试制度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是诗人送别友人赴省参加科举考试背景下创作出的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诗歌。
相关诗词
  • 1
    [唐]
    官闲马病客深秋,肯学张衡咏四愁。
    红叶寺多诗景致,白衣人尽酒交游。
    依违讽刺因行得,淡泊供需不在求。
    好与高阳结吟社,况无名迹达珠旒。
  • 2
    [宋]
    一个江湖客,万里水云身。
    鸟啼春去,烟光树色正黄昏。
    洞口寒泉漱石,岭外孤猿啸月,四顾寂无人。
    梦魂归碧落,泪眼看红尘。
    烟濛濛,风惨惨,暗消魂。
    南中诸友,而今何处问浮萍。
    青鸟不来松老,黄鹤何之石烂,叹世一伤神。
    回首南柯梦,静对北山云。
  • 3
    [清]
    说相思,问相思,枫落吴江雁去迟。
    天寒二九时。
    怨谁知?
    梦谁知?
    可有梅花寄一枝?
    雪来翠羽飞。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