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至人六言》

幽子多栖白云,至人或混红尘。
有时鼻涕择菜,有时丫髻负薪。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隐逸风味的诗,描绘了一位幽居山林,超脱世俗的隐者形象。他用自己的行为,展示了与世俗的不同,体现了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态度。 首句“幽子多栖白云”中,“幽子”指的是隐者,而“白云”则是隐者栖息之所,象征着高远、清洁的精神境界。次句“至人或混红尘”,“至人”指的是道德、精神达到极高境界的人,“混红尘”则表示在世俗世界中生活。两句形成对比,展现了隐者既超脱世俗,又能在世俗中保持自我的精神风貌。 接着,“有时鼻涕择菜”,这句描绘了隐者生活中的一些细节,用“鼻涕择菜”这样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他的不拘小节,超脱物外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有时丫髻负薪”,“丫髻”指的是头发的形状,“负薪”则表示打柴。这句话再次描绘了隐者的日常生活,展示了他的朴素、自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者的形象,展现了他超脱世俗,自然朴素的生活态度。同时,诗歌的语言生动、自然,充满了隐逸风味。
创作背景
《至人六言》是宋代的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他的创作背景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刘克庄本人的生活经历,二是他的好友王迈对他的影响。 首先,刘克庄在政治上的复杂性,既攀附权贵又仗义执言,使他的生活充满了起伏和变化。他的这种人生经历对他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使他的作品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和内涵。 其次,这首《至人六言》是在刘克庄被贬出京城,前往广东担任一个小官时创作的,当时他的好友王迈为他送行,并对他表示了深深的支持和理解。王迈的品格和为人,对刘克庄的创作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总的来说,《至人六言》的创作背景是刘克庄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的综合体现,同时也反映了他与好友王迈之间的深厚情谊。
相关诗词
  • 1
    [唐]
    四十九变化。
    一十三死生。
    翕忽玄黄里。
    驱驰风雨情。
    是非纷妄作。
    宠辱坐相惊。
    至人独幽鉴。
    窈窕随昏明。
    咫尺山河道。
    轩窗日月庭。
    别离焉足问。
    悲乐固能并。
    我辈何为尔。
    栖皇犹未平。
    金台可攀陟。
    宝界绝将迎。
    户牖观天地。
    阶基上杳冥。
    自超三界乐。
    安知万里征。
    中国要荒内。
    人寰宇宙荣。
    弦望如朝夕。
    宁嗟蜀道行。
  • 2
    [汉]
    嘉幽兰兮延秀。
    蕈妖淫兮中溏。
    华斐斐兮丽景。
    风徘徊兮流芳。
    皇天兮无慧。
    至人逝兮仙乡。
    天路远兮无期。
    不觉涕下兮沾裳。
  • 3
    [唐]
    至人光俗,大孝通神。
    谦以表性,恭惟立身。
    洪规载启,茂典方陈。
    誉隆三善,祥开万春。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