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院过僧话,山门扫地迎。 英雄犹有迹,般若太无情。 玉蕊春阴密,琅玕晚暑清。 半生来往屡,也合送人行。 |
|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竹院,僧侣交谈,山门清扫,英雄事迹在其中流传,般若智慧却显得无情。玉蕊在春阴中密集开放,琅玕在晚暑中清凉宜人。诗人半生多次来此,也应该送别友人离去。 整体上,这首诗歌表现了一种宁静、深沉的氛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情感与智慧的交融。诗人通过对竹院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英雄事迹的缅怀和对般若智慧的思考。同时,通过“半生来往屡”,也表现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深厚感情。 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诗歌形象生动、意境深远。同时,诗歌结构紧凑,句式多变,表现出诗人精湛的诗歌才华。 总之,这首诗歌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丰富、艺术精湛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