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铁塔院》

铁塔荒凉院,年深失主名。
昔游基已废,今至屋皆成。
人出私钱施,僧凭愿力营。
如何榆塞上,却有未包城。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古老铁塔和荒废寺院的诗,充满了对历史、文化和宗教的深深敬仰和怀念。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铁塔和寺院的荒凉、破败,同时也展现了人们对宗教的虔诚和坚持。 首联“铁塔荒凉院,年深失主名。”描绘了铁塔和寺院的景象,通过“荒凉”和“年深”两个词,深深地勾勒出了历史的厚重和时间的痕迹。铁塔和寺院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由于年代的久远,原来的主人已经无从考证。 颔联“昔游基已废,今至屋皆成。”进一步描绘了寺院的现状,过去的基础设施已经荒废,现在的房屋也都已经破败。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诗人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 颈联“人出私钱施,僧凭愿力营。”则表现了人们对宗教的虔诚和坚持,人们捐出私钱来维护寺院,僧侣们也凭借自己的愿力来经营寺院。这两句诗展现了宗教的力量和人们对信仰的坚守。 尾联“如何榆塞上,却有未包城。”以问句作结,引发读者深思。铁塔和寺院虽然破败,但依然存在。这引发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深思考,也表达了诗人对宗教精神的敬仰。 整首诗以铁塔和寺院为线索,通过对历史、文化和宗教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对宗教的虔诚以及对文化的深深思考。
创作背景
刘克庄的《铁塔院》创作背景并不明确,但是从诗歌内容可以推测一些可能的背景。铁塔院是一座古老的寺院,可能已经历经沧桑,荒废失修。诗人游览此地,感受到寺院荒凉的气氛,感叹时光流逝,历史变迁。同时,诗歌中也提到僧人和民众共同努力修复寺院的情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风貌和人情味。因此,这首诗可能是在刘克庄游览铁塔院时,对寺院的历史、现状以及社会人情有所感慨而创作的。
相关诗词
  • 1
    [宋]
    逝水无情去不囘,黄帘窣地隔风埃。
    摩挲铁塔堪流涕,此是行皇思子台。
  • 2
    [宋]
    闻道诸军遣军嵬,柘皋合战打头回。
    不烦宣抚亲提剑,铁塔前锋一布摧。
  • 3
    [清]
    栏楯浮空去。
    划玲珑、榴皮石发,青红无数。
    看尽宣和风景好,又看宫娥北渡。
    有多少、梨花夜雨。
    西望铜驼荆榛里,算千秋、老辈唯吾汝。
    晋宋事,总尘土。
    鸿蒙一气凭斟取。
    蹑丹梯、千盘百级,上通玄圃。
    根插中原维地轴,其下黄河一缕。
    曾经过、怒潮煎煮。
    无限西风神州恨,倩相轮、做尽兴亡谱。
    铃铎响,自相语。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