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塔荒凉院,年深失主名。 昔游基已废,今至屋皆成。 人出私钱施,僧凭愿力营。 如何榆塞上,却有未包城。 |
| 这是一首描绘古老铁塔和荒废寺院的诗,充满了对历史、文化和宗教的深深敬仰和怀念。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铁塔和寺院的荒凉、破败,同时也展现了人们对宗教的虔诚和坚持。 首联“铁塔荒凉院,年深失主名。”描绘了铁塔和寺院的景象,通过“荒凉”和“年深”两个词,深深地勾勒出了历史的厚重和时间的痕迹。铁塔和寺院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由于年代的久远,原来的主人已经无从考证。 颔联“昔游基已废,今至屋皆成。”进一步描绘了寺院的现状,过去的基础设施已经荒废,现在的房屋也都已经破败。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诗人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 颈联“人出私钱施,僧凭愿力营。”则表现了人们对宗教的虔诚和坚持,人们捐出私钱来维护寺院,僧侣们也凭借自己的愿力来经营寺院。这两句诗展现了宗教的力量和人们对信仰的坚守。 尾联“如何榆塞上,却有未包城。”以问句作结,引发读者深思。铁塔和寺院虽然破败,但依然存在。这引发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深思考,也表达了诗人对宗教精神的敬仰。 整首诗以铁塔和寺院为线索,通过对历史、文化和宗教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对宗教的虔诚以及对文化的深深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