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金陵凤凰台》

龙虎势称雄,凤凰台望浓。
潮翻江汉转,地扼楚淮冲。
平野频烽火。
孤城半稑穜。
丹楹傍萧寺,尘扆识高宗。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壮美的诗歌,描述了某个地方的地理风貌和人文风情。通过对这个地方的生动描绘,诗人在赞美它的壮观景色,也暗含着对这个地方的历史底蕴的欣赏。 首联“龙虎势称雄,凤凰台望浓”,诗人以象征力量和神圣的龙虎和凤凰来形容这个地方,显示出其雄壮气势。龙虎象征着力量和权威,凤凰则代表着吉祥和高贵,这两种元素在这里被诗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颔联“潮翻江汉转,地扼楚淮冲”,诗人描述了潮水汹涌的景象,以及这个地方扼守着楚淮要冲的地理位置。这种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相结合,进一步展现了这片土地的雄浑气势。 颈联“平野频烽火,孤城半黍穜”,诗人描绘了战火纷飞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此外,这句诗也揭示了这个地方曾经有过的辉煌历史和曾经的繁华。 尾联“丹楹傍萧寺,尘扆识高宗”,诗人最后用明亮的颜色描绘了这个地方的建筑物,同时表达了对高宗时期繁荣景象的怀念。这句诗既描绘了这个地方的建筑风格,也暗示了这个地方曾经有过的辉煌历史和文化底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某个地方的壮美景色和历史底蕴。诗人在赞美这个地方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怀念。
创作背景
**《金陵凤凰台》的创作背景与李白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的事件相关**^[1][2]^。据说李白游览黄鹤楼时,想与崔颢的《黄鹤楼》争胜,于是作了这首《登金陵凤凰台》^[1]^。 诗中首联以凤去台空,寓生不逢时之叹,中间二联写景兼怀古,末联则慨叹奸邪当道,报国无门,以此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1]^。
相关诗词
  • 1
    [唐]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
    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皇居帝里崤函谷,鹑野龙山侯甸服。
    五纬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
    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
    桂殿嶔岑对玉楼,椒房窈窕连金屋。
    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
    复道斜通鳷鹊观,交衢直指凤凰台。
    剑履南宫入,簪缨北阙来。
    声名冠寰宇,文物象昭回。
    钩陈肃兰戺,璧沼浮槐市。
    铜羽应风回,金茎承露起。
    校文天禄阁,习战昆明水。
    朱邸抗平台,黄扉通戚里。
    平台戚里带崇墉,炊金馔玉待鸣钟。
    小堂绮帐三千户,大道青
  • 2
    [唐]
    凤凰台上望长安,五色宫袍照水寒。
    彩笔十年留翰墨,银河一夜卧阑干。
    三山飞鸟江天暮,六代离宫草树残。
    始信人生如一梦,壮怀莫使酒杯干。
    梧桐叶落秋风老,人去台空凤不来。
    梁武台城芳草合,吴王宫殿野花开。
    石头城下春生水,燕子堂前雨长苔。
    莫问人间兴废事,百年相遇且衔杯。
  • 3
    [宋]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水自流。
    惆怅何因见李白,采江试觅月明舟。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