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燕雁》

秋来春去雁宾熟,秋去春来燕子忙。
寒暑自分人事信,不须禽类互炎凉。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雁、燕为对象,表达了作者对季节更替、时间流逝的感慨。 首句“秋来春去雁宾熟”,雁在古诗词中常被视为季节的标志,此处写雁的来来去去,实际上是在暗示时间的流逝。秋天和春天交替,雁已经熟悉了这种季节更替,这里的“熟”字也带有时间的意味,让人感到时间流转的痕迹。 第二句“秋去春来燕子忙”,燕子在春天归来,秋天离去,它们的忙碌也是季节更替的象征。这句诗与上一句形成对比,一方面表现了雁的从容,另一方面表现了燕子的忙碌,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 第三句“寒暑自分人事信”,这句诗将人的生活与自然界的寒暑变化相联系,表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力。这里的“自分”表达了季节更替是自然规律,无法抗拒,人只能顺应自然的变化。 最后一句“不须禽类互炎凉”,是对前两句的总结,也是对全诗主旨的概括。无需因为季节的变换而评判禽类的得失,因为这是自然的规律,无法改变。炎凉,意为冷暖、得失,这里借指人生的起伏和荣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雁、燕的季节活动,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起伏荣辱的淡然态度。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远。
创作背景
《燕雁》是宋代诗人汪宗臣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社会环境: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稳定但也充满变革的时期。诗人的创作往往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表达对社会现象、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关注。 2. 个人经历:汪宗臣作为一位诗人,他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也会对诗歌创作产生影响。这首《燕雁》可能反映了他的某种心境或对某些事物的感悟。 3. 文学传统:宋代诗歌在唐诗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对前代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是诗人创作的重要背景。 综上所述,《燕雁》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社会环境、个人经历和文学传统等多个方面。然而,由于历史资料的缺失,我们无法确切了解汪宗臣创作这首诗的具体背景。
相关诗词
  • 1
    [宋]
    靡靡流光,凄凄风露,小园草木初凋。
    杳然尘影,爽气界天高。
    爱此佳名重九,随宜对、秋菊持醪。
    登临处,哀蝉断响,燕雁度云霄。
    闲谣。
    情缅邈,相寻万化,人世徒劳。
    念胸中百虑,何物能消。
    欲致颓龄不老,和金茎、一醉陶陶。
    君休问,千年事往,聊与永今朝。
  • 2
    [唐]
    偶发陶匏响,皆蒙组绣文。
    清秋将落帽,子夏正离群。
    有恨书燕雁,无聊赋郢云。
    遍看心自醉,不是酒能醺。
  • 3
    [宋]
    风急收残雨,花轻点客衣。
    江山争秀发,燕雁不同飞。
    异县交游少,中原信息稀。
    王师战甚苦,方解蔡州围。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