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绎五千言,未说年龄可续。 且得襟期萧散,远氛嚣宠辱。 鬓须白尽秀眉生,来伴老眸绿。 人道雪霜林里,有翠松鲜竹。 |
| 受持鼻祖五千言。 留得谷神存。 伴我赋诗茅屋,饶渠待诏金门。 此翁岁晚,有书充栋,有酒盈樽。 君看多花早落,孰如仙李蟠根。 |
| 一点灵光触处通,心空不见太虚空。 五千言把为玄妙,湿纸如何裹大虫。 |
| 老不能闲莫笑予,五千言岂世间书。 青松折取当麈尾,为子试谈天地初。 |
| 久知玄牝是根原,谁道长生别有门。 一自描龙兴叹后,至今师事五千言。 |
| 道德五千言,巍巍众妙门。 管窥那见豹? 指染仅尝鼋。 正尔分章句,谁欤达本源? 蜀庄犹不死,过我得深论。 |
| 常常有约寻幽趣,汩汩无从避俗喧。 欲断世间千万事,须穷纸上五千言。 |
| 虞初秘府六百本,老子柱下五千言。 吾家道学天生种,端有斯文示子孙。 |
| 灵溪流水碧潺湲,溪上清辉弟子园。 白叟荷锄春采药,黄冠敲磬夜朝元。 山中松叶堪为酒,路口桃花似有源。 自是游人无道骨,长生何必五千言。 |
| 蓬莱三万里,道德五千言。 一自青牛去,函关烟雨昏。 |
| 接禄才余岁,为邦近故园。 案图三万户,镇静五千言。 雪尽春泥滑,风生沙水昏。 犹须放琴客,坐席稍能温。 |
| 犹龙景象驾翔鸾,道在虚无天地间。 一二合将归大礼,五千言外不开关。 仪形眇邈难相类,圣迹希夷语默闲。 昔日西游如似梦,化胡异域却应还。 |
| 玄录五千言,妙在不敢先。 留侯独得之,帝师赤松仙。 孰知百世下,乃有云孙焉。 扁斋以为寓,客谷音跫然。 |
| 个中如荐得,悟了五千言。 金晶飞肘后,透昆仑。 清江九曲,一棹破烟昏。 水击三千里,九万鹏程,化成元是冥鲲。 |
| 左史倚相读皇坟,学者尚得窥全浑。 孰为武成二三策,宁取道德五千言。 巢居结绳事益远,浇淳散朴忍复论? 安得深山老不死,坐待古俗还羲轩! |
| 道德五千言,屡读殊隐奥。 颇能分句法,已自到微妙。 治国与修身,篇篇言上道。 讲解七十家,识者自知要。 |
| 懒访半山云顶庵,且撑一叶泛溪南。 花间渐觉同游少,桑下何曾作宿三。 古人刘伶呼不醒,今无卫玠共谁谈。 五千言是家人语,长笑诸家误注聃。 |
| 按部到天孙,因过清静轩。 山尖覆云盖,石罅迸松根。 危磴关河路,远林桑柘村。 闲邀羽人话,洞究五千言。 |
| 若论修养事,知有几多门。 谛当归宿处,是灵根。 至真至道,简易合乾坤。 坎离并水火,止是筌蹄,粹然一点长存。 个中如荐得,悟了五千言。 金晶飞肘後,透崑崙。 清江九曲,一棹破烟昏。 水击三千里,九万鹏程,化成元是冥鲲。 |
| 芙蓉经晚对高轩,何日论文共一尊。 祗作古诗十九首,不消柱史五千言。 一声南雁霜华重,连夜西风不叶翻。 自叹须眉今白尽,复愁友道更昏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