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常教置一壶,色如鹅氄滑如酥。 侍郎取榼不须笑,司业与钱还复酤。 霜路预愁骑款段,雪舟每忆钓菰蒲。 寒花满帽君无笑,醉倒偏宜稚子扶。 |
生于参政侍郎村,它尚诗书况近孙。 铁砚无功招白眼,金函有诀动朱门。 天开西北众星聚,地辟东南元气温。 要就其间卜佳处,胸中须自有乾坤。 |
才子声名白侍郎,风流虽老尚难当。 诗情逸似陶彭泽,斋日多如周太常。 矻矻将心求净法,时时偷眼看春光。 知君技痒思欢宴,欲倩天魔破道场。 |
传语当年白侍郎,住行坐卧只寻常。 须弥山子才翻却,便是人天大法王。 |
明头暗合绝安排,莫厌红尘拨不开。 不见当年分庵主,一声江上侍郎来。 |
我寓侍郎桥,夜枕闻五德。 四更即不眠,东望逆曙色。 南睨三芭阁,千灯破暗黑。 百八仙林钟,鼍龙吼其北。 繄此倚阑人,四海谁我识。 未能朱晦翁,乡邦续道脉。 |
今宵星汉共晶光,应笑罗敷嫁侍郎。 斗柄易倾离恨促,河流不尽后期长。 静闻天籁疑鸣佩,醉折荷花想艳妆。 谁见宣猷堂上宴,一篇清韵振金铛。 |
今宵星汉共晶光,应笑罗敷嫁侍郎。 斗柄易倾离恨促,河流不尽后期长。 静闻天籁疑鸟佩,醉折荷花想艳妆。 认见宣猷堂上宴,一篇清韵振金铛。 |
明朝欲见琴尊伴,洗拭金杯拂玉徽。 君乞曹州刺史替,我抛刑部侍郎归。 倚疮老马收蹄立,避箭高鸿尽翅飞。 岂料洛阳风月夜,故人垂老得相依。 |
出通明殿,入耆英社,谁似侍郎洪福。 掌中元自有三珠,更检校、诸孙夜读。 管他莱相,管他鹤相,留我本来面目。 希夷一枕未曾醒,笑人世,几回翻局。 |
乾淳门户芳菲歇,尚喜兰芽接续开。 不学老刘看花去,又牵小阮入林来。 汝贤能宝郑公笏,吾耄难燃内史灰。 天目侍郎今水镜,不妨长榜注官回。 |
海蛟龙睡不鼾,半年昼夜雨漫漫。 何曾略识三春暖,更难禁六月寒。 孰感神明回叶气,忍闻生聚落深湍。 鳌掷将期矣,不许日安。 大历历七南阳,几潮夜复潮。 湖上已无,有侍郎桥。 官同谢傅惭高洁,位过周公肆吝骄。 心木绵鬼,秽声不与骨俱销。 |
休指厓山吊战场,忠魂久已过钱塘。 三仁可少文丞相,一死如前李侍郎。 毒雾涨天横沴气,落星浮海散寒芒。 孤坟最是无抔土,新庙依然有瓣香。 ¤ |
侍郎忧国最贤劳,太尉西州第一豪。 家庙比来闻泽厚,公孙今果见才高。 明时尚使龙蛇蛰,壮志空传虎豹韬。 莫厌皖山穷绝处,不妨云水助风骚。 |
放逐归来老一廛,旧巢回首五云边。 固知七略惭臣向,误把三长责子玄。 岂有侍郎留下榼,亦无司业送来钱。 丰年不怕相如渴,处处人家酒似泉。 |
常润特令赐吴楚,从此钱氏政相宜。 江山阅世无今古,金石何年有合离。 小谏纵歌文史外,侍郎决策甲兵期。 只寻旧墨题新榜,念尔邦人肯扰之。 |
忆见君兄弟,相携谒侍郎。 通经滉早岁,落笔旧章。 试剧何轻锐,当官便激昂。 三年知力竭,大府觉才长。 知已未如格,归赀才满囊。 旧书还读否,师说近凄凉。 〈君以《三传》及第,今废此科。 〉 |
朝吊李家孤,暮问崔家疾。 [时李十一侍郎诸子尚居忧,崔二十二员外三年卧病。 ]回马独归来,低眉心郁郁。 平生所善者,多不过六七。 如何十年间,零落三无一。 刘曾梦中见,元向花前失。 [刘三十二校书没后,尝梦见之,元八少尹,今春樱桃花时长逝)。 ]渐老与谁游,春城好风日。 |
表表魁梧相,面如田字方。 早宜朝玉陛,犹自绾铜章。 上挹叶丞相,近瞻商侍郎。 风流接前辈,偃室有辉光。 |
盗发广陵冢,及扉开石枢。 中环走彻道,高阔可通车。 五尺铜铸人,执兵冠服朱。 壁石刻位号,列侍幽宫隅。 殿将将军属,侍郎常侍俱。 启棺见其尸,鬓斑颜未渝。 白璧十双藉,云母一尺铺。 黄金塞耳鼻,千岁不腐枯。 生为贵与富,死与人未殊。 後世逢暴祸,虽久将焉如。 尧舜及周孔,岂不固形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