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上麒麟地上行,掌中珠玉月中生。 澜翻六籍吞诸子,声动三公及九卿。 别有诗书真事业,不应童子是勋名。 长成来奏三千牍,桃李春风冠集英。 |
| 邈矣子季,睢阳是伯。 屏息受业,延教登席。 未践四科,困涉六籍。 祀典载之,好是正直。 |
| 于时宣尼,从心不逾。 六籍是正,三千其徒。 |
| 人心六籍未尝焚,千古师存道亦存。 见说汶阳官路口,几年鞍马上君门。 |
| 断鳌几何年,八极俨不动。 当是有枢纽,铁网络纤空。 偷儿睨斗柄,赤手制天栋。 愁杀地上人,覆压万古痛。 书生见事浅,十算九不中。 岂徒书生罪,要与六籍共。 |
| 马迁信史炳丹青,黄老搀先六籍名。 清净元非人纪有,虚无幻出道家声。 时挥麈尾谈天统,冷笑蝇头闹世情。 待饮琼浆擗麟脯,芙蓉为馆玉为城。 |
| 缉熙正学勿虚过,立志悠悠得几何。 黄卷工夫当猛省,青春齿发莫蹉跎。 笔头有焰由充养,镜面无尘在洗磨。 六籍四书无释子,胸中治具看森罗。 |
| 天肇文明赞治平,万年宗主赖先生。 经穷六籍开来学,道继诸儒集大成。 祠枕星源青嶂合,亭临虹井彩云横。 乘骢远谒逢秋祀,瞻拜偏兴景仰情。 |
| 过雨桃花坠晚红,及时庭草翠翻风。 倚窗细究天人理,六籍元无一字空。 |
| 欧尹追还六籍醇,先生诗律擅雄浑。 导河积石源流正,维岳崧高气象尊。 玉磬漻漻非俗好,霜松郁郁有春温。 向来不道无讥评,敢保诸人未及门。 |
| 政术自学术,本来同一机。 后生溺华采,用世理或违。 恭惟自孔氏,六籍探险指归。 心清事自简,吏瘠民则肥。 |
| 燕说谈古书,六籍无诗如。 彼序鬼一车。 毛郑贲其须。 古今几大儒,亦复鼓应桴。 历年二千余,耳目为所驱。 卓哉紫阳朱,订顽砭其愚。 俗说力扫除,沙沉得简珠。 士惑真难祛,于今道犹孤。 高叟一鄙夫,服肤与世殊。 在天悬方诸,如闻叹起予。 |
| 胸中六籍收高谊,手抚辞章应礼闱。 不饮故人相别酒,恐沾寿母自缝衣。 吴河系棹开深冻,汴日迎鞭弄短晖。 四十明年方得仕,平生未与古人违。 |
| 男子须为颜孟徒,文章义理视公沽。 不穷六籍不为学,未了三才未是儒。 当作大鹏辞斥鷃,又如快鹘入群鸟。 泰山到顶无多路,不肯攀登直是愚。 |
| 僧中何事最闻名,笔札高奇是梦英。 十八家书垂墨妙,一千年圣遇文明。 未将六籍重刊石,已驾三车到化城。 此日劳师相枉访,豁然襟抱慰平生。 |
| 犹及溪斋识老成,万琅玕外一溪清。 诸郎与我雪灯共,两眼观书霜月明。 二十一年如梦过,五三六籍尚谁赓。 鹿车忽到苍崖底,老木惊秋亦向荣。 |
|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 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
| 砾裂扫空凡例说,精微勘破后先天。 遥知长麈升高座,惜未巍冠列细毡。 秦火安能燔六籍,汉儒浪自费三年。 自惭不是韩宣子,获见春秋易象全。 |
| 秦皇火六籍,黄绮之商山。 汉帝握乾符,羊裘竟不还。 古来遁世士,冥心丘壑间。 于时苟无用,安事空摧颜。 石泉清以芳,白云寒更闲。 春蔬杂甘辛,秋果罗青殷。 浊酒晚自酌,柴扉昼恒关。 啸歌陟崇冈,濯足临潺湲。 金马我何荣,羊肠我何艰。 鸿鹄翔九霄,邈然不可攀。 |
| 薛君昔在日,才可齿诸任。 继世能传业,为文有嗣音。 千秋当却老,六籍更钩深。 何以寿吾子,高才无陆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