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迹微茫久,云深锁薜萝。 洞前青壁坼,世外素书多。 猿狎垂山木,龙灵起井波。 相传通海眼,鱼网得金斜。 |
| 古迹荒基好叹嗟,满川吟景只烟霞。 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 |
| 右军堂下过,尚有读书坛。 水曲觞何在,池荒墨未乾。 人多寻古迹,我亦渡寒滩。 要把兰亭记,摩挲醉眼看。 |
| 一望蒲城路,关河气象雄。 楼台山色里,杨柳水声中。 思起怀吴客,行斜向碛鸿。 我来寻古迹,唯见舜祠风。 |
| 访碑无古迹,丹碧覆嵯峨。 塔向城中共,山从寺右多。 疏松涉溪路,远溇太湖波。 何锴书堂在,犹嫌隔翠萝。 |
| 东南多胜概,古迹渐对寻。 诸老题诗处,繁阴蔽石林。 云团溪雨重,水落野塘深。 感慨添余思,孤猿入暮吟。 |
| 将谓如庐阜,因迂数里行。 问俱无古迹,来等慕虚名。 借榻眠难熟,逢碑眼暂明。 残僧逃似鼠,难结社中盟。 |
| 山拥中流翠作堆,四围竹树郁崔嵬。 殿前云向檐牙出,门外潮从海口来。 乞食僧归斋鼓动,打碑人去渡船开。 焦公羽化将古迹,付与瞿昙亦壮哉。 |
| 地接熊湘尾,天开龙寿山。 精蓝依石峡,远岫点烟鬟。 青草渺茫外,黄陵顾盼间。 攀缘寻古迹,足倦不知还。 |
| 地僻官仍小,兹行古迹多。 矩罗应失笑,庞媪亦经过。 宦业知余事,宗风竟若何。 ,满舍是青莎。 |
| 渤海高人去,仙台古迹存。 风沙吹不断,天地与同昏。 野水添新绿,空烟集暮村。 故园桑柘里,怅望欲销魂。 |
| 北去穷秦塞,南归绕汉川。 深山逢古迹,远道见新年。 绝壁云衔寺,空江雪洒船。 萦回还此景,多坐夜灯前。 |
| 碧树凉生宿雨收,荷花荷叶满汀洲。 登高有酒浑忘醉,慨古无言独倚楼。 宫殿六朝遗古迹,衣冠千古漫荒丘。 太平时节殊风景,山自青青水自流。 |
| 山留禹凿门,川阁尧水痕。 古人不复见,古迹尚或存。 岁月易凋谢,善恶难湮沦。 无作近名事,强邀世俗尊。 |
| 西风吹客过唐栖,袖拂尘埃读断碑。 适意绕廊询古迹,老僧引看建炎诗。 |
| 此行不负中秋夜,采石江头醉及晨。 独御凉风寻古迹,惊看明月照今人。 诗骚寂寞虽云久,光景推移岂解陈。 却怪悲鸣营度处,笔端何事竟无神。 |
| 翠巘耸层云,珍祠古迹存。 获登千佛岭,仰荷九天恩。 塔影凌虚阁,钟声度远村。 僧言前太守,罕有到松门。 |
| 今年顿丰熟,古迹恣搜寻。 玄室有寄字,琴台无俗音。 读书知夜静,采菊见秋深。 粉署多清暇,应知同此心。 |
| 风霜千里未归身,古迹迟留外俗群。 月到天心当刹见,涛分山脊在楼闻。 倚吟老树栖沙鸟,寄臣虚岩贮海云。 唯恐雪晴行兴动,迢迢楚路与吴分。 |
| 霍家山下俨祠宫,溜水桥西透鼓钟。 古迹建平遗烈在,春风广惠命词封。 露台献社呈苍马,阴壁飞旌绘赤龙。 虮聚乞灵人散后,云街雨陌撼涛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