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姓张天上有,少年如谊雒阳无。 满编秀气同归楚,后夜文星不照吴。 云密蛟龙闲未试,霜寒鸿雁急相呼。 知君懒爱平湖绿,白日声名会早图。 |
冯唐垂老郎潜後,李白风流罢直余。 解组同归荣故国,剖符仍得奉安舆。 家声未替三公旧,葬客应倾数郡车。 德映闺门人莫见,埋文子细列幽墟。 |
强颜从宦益堪悲,此日逢君异昔时。 末路未忘交似漆,相看各已鬓垂丝。 乱来世事浑难料,老去生涯讵可思。 客里别君情更恶,同归犹恐尚差池。 |
诗礼不忘它日问,文章未觉古人疏。 青云自致屠龙学,白首同归种树书。 绿叶青阴啼鸟下,游丝飞絮落花余。 无因常得杯中物,愿作鸱夷载属车。 |
赤粟黄虀味最深,此生不恨老云林。 鬼神每瞰高明室,天地皆知暮夜金。 夸士燃脐犹殉货,先贤覆首或无衾。 一瓢千驷同归尽,莫为浮云错动心。 |
少也远辞亲,俱为异乡客。 昨日偶同归,今朝复南适。 南适畏简书,叨兹六百石,重念我当去,送我江之侧。 溪山远更清,溪水深转碧。 因知惜别情,愈赊应愈剧。 |
俱被光华遣,同归寂寞滨。 吾灾因抱椠,子咎在埋轮。 记忆烦明主,招徕到远臣。 要须留晚节,它日白先人。 |
故著文书尽底围,要看江汉濯秋晖。 眼明自可穷诸妄,语妙何妨为一挥。 今日西州成故里,它年东阁许同归。 胸中衮衮平生事,身瘦缘渠不得肥。 |
雪里清香,月下疏枝。 更无花、比并琼姿。 一年一见,千绕千回。 向未开时,愁花放,恐花飞。 芳樽移就,幽葩折取,似玉人,携手同归。 扬州应记,东合逢时。 恨刘郎误,题诗句,怨桃溪。 |
二疏仕汉庭,才术相颉{左目右行}。 竝传已云宠,同归更辉光。 蹇予与季父,碔砆而琳琅。 不才自宜汰,显斥庸何伤。 处我嫌疑间,斯义安所当。 潜圣讥邻醯,焉瘦渠肺肠。 |
万里西来坐少林,灯灯相续至如今。 泥牛斗里同归海,玉线联时妙契鍼。 未坠绵绵吾祖绪,不忘切切老婆心。 风前一弄无弦曲,会有丛林人赏音。 |
臼捣纷纷何所如,碾成更自治家模。 不尽粉身兼碎骨,为看落雪又霏珠。 体用同归人力致,粗精孰愈磨工夫。 旧闻此物独君地,要伴笔床能寄无。 |
能名净行达理闱,振锡携瓶出翠微。 恩重冕旒曾召对,情高云鹤却同归。 会思莲社寰中结,杯泛潮风海上飞。 不是清时未陈力,便堪随去扫岩扉。 |
老禅和筑退居庵,识路何须待指南。 野叟得年今九九,星翁布算更三三。 有诗入梦撩灵运,无藁藏山愧史谈。 愚智同归一抔土,管他后世传非聃。 |
老去未忘黄与朱,琢成三砚乐閒居。 岂能更作诸生业,但欲频看后世书。 视草北门才已尽,持衡南省计尤疏。 便须再挂衣冠去,约汝同归故草庐。 |
忆昔岁云暮,言趋君子堂。 昕班偶同归,三度金节凉。 木天并英游,东壁分余光。 日者对宸扆,直声动岩廊。 岂不志归田,胡遽喧巧簧。 别久花竹秀,山积书传香。 时无尘外交,若许令支郎。 愿言从之游,珪璧保闻望。 |
江城五月风雨余,岭南地僻少驰驱。 政余长日无与俱,寻幽步屧城西隅。 地平山远迷绿芜,垂阳深处闻鹧鸪。 萦纡小径逅浮图,松风夹道如笙竽。 清池冷浸秋水菰,如有露气侵庭梧。 桃笙院静横竹奴,栩栩清梦游冰壶。 觉来残照不可呼,更待好月同归涂。 |
河之水,深复深。 舟以济,犹难谌。 被发之叟,狂不可鍼。 岂无一壶,水力难任。 与公同匡床,恨不挽公襟。 乱流欲渡,直下千寻。 我泣眼为枯,我哭声为瘖。 投身以从公,岂不畏胥沉。 同归尚可忍,独生亦难禁。 公死狂,妾死心。 蛟龙食骨有时尽,惟有妾心无古今。 河之水,深复深。 |
嫣然笑粲。 醉靥融滋春意烂。 侍宴终宵。 欢动帘帏酒易消。 尊前狂客。 惊见蕊仙新谪籍。 珠阖深关。 丹就同归海上山。 |
章句飘飘续小山,古风萧瑟笔追还。 海鹏共击三千里,铁马同归十二闲。 功业会看钟鼎上,声华已在缙绅间。 他年记忆怜衰老,为报西川引一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