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友西溪上老耽,书未省华颠。 春工*酿一家天。 花栏红日染,柳岸绿风牵。 有子有孙兰映玉,可人不坠青毡。 吟诗酌酒过年年。 幅巾藜杖子,真个隐神仙。 |
| 繁花烟暖,落叶风高。 岁月去如流,身渐老。 叹三十年虚度,月堕鸡号。 痛离散人何在,云沉雁杳。 浮萍断梗,任风水、东泛西漂。 万事总无成,忧患绕。 虚名何益,薄宦徒劳。 得预俊游中,观望好。 漫能出惊人语,瑞锦秋涛。 莫夸有如神句,鸣禽春草。 干戈满地,甚处用、儒雅风骚。 援笔赋归田,宜去早。 |
| 李太白有《浔阳紫极宫感秋》诗,紫极宫,今天庆观也。 道士胡洞微以石本示余,盖其师卓玘之所刻。 玘有道术,节义过人,今亡矣。 太白诗云:“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 ”今予亦四十九,感之,次其韵。 玉芝一名琼田草,洞微种之七八年矣,云更数年可食,许以遗余。 故并记之。 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 泠然洗我心,欲饮不可掬。 流光发永... |
| 身世从来一蠹鱼,讨论犹记入朝初。 自怜报国无他技,又领兰台四库书。 |
| 四阁书城四库藏,再三不碍校讐详。 今兼荟要核以就,此则问津到每常。 摘咏唯公经拣择,立言那肯涉荒唐。 简明目录从头阅,向若已惊徒(目亡)洋。 |
| 碧海仙蓬感旧游,暮年心事转悠悠。 登高此去无多日,扶病重来又过秋。 十里楼台迷巷陌,万家碪杵戒衣裘。 平生剩久观书债,四库留人未许休。 |
| 诗到黄初字永和,半生西望遡明河。 已招学士来儒馆,更欠山人拜谏坡。 四库旧书存有几,五朝遗老苦无多。 传闻将讲临雍礼,小驻骊驹白玉珂。 |
| 层阁文华殿后峨,昨春庆宴觉无何。 具瞻楠架四库贮,且喜芸编三面罗。 十载春秋成不日,极天渊海尚余波。 待钞蒇事遗百一,月课督程仍校讹。 |
| 买地孤村结草庐,萧然身世落樵渔。 一编在手君无怪,曾典蓬山四库书。 |
| 搜罗四库事磨研,去取其间公道传。 人各抒忠斯可录,言虽触讳忍从捐。 宁同仲达吠尧日,不愧观文报宋年。 平日犯颜急尽节,如之二者实堪怜。 |
| 翠华东南来,奎聚属吴域。 分王百馀年,灵光赫天德。 龙文发南源,图书粲东壁。 谁折天罅开,猝忽正气泄。 剖藏发金枢,抉蕴破石室。 签怕逐汗牛,至珍去遐绝。 我欲然藜人,四库亦赤立。 细人慕所爱,但嗟珠玉翼。 君子为道谋,惟忧孔孟北。 风气日已趋,南强变金革。 周礼吾能言,欲徵恐无籍。 落落星向晨,后生当努力。 |
| 孟郊常贫苦,忽吟不贫句。 为喜玉川子,书船归洛浦。 乃知君子心,所乐在稽古。 汉公得高科,不足唯坟素。 二年佐棠阴,眼黑怕文簿。 跃身入三馆,烂目阅四库。 孟贫昔不贫,孙贫今暴富。 暴富亦须防,文高被人妬。 |
| 文章自老齿独壮,富贵偶迟名最先。 冷落官曹按丹笔,风流幕府别红莲。 高谈倾座迥无敌,清骨照人长欲仙。 好在胸中书万卷,校雠四库续登贤。 |
| ...扁舟离五湖,初闻邑子惊陶朱。 多金不用五{左牛右孛}术,高阁惟藏万卷书。 牙签玉轴比四库,缥帙锦囊过五车。 河间阙遗应复购,汲冢蠹简嗟无余。 碧山学士解传业,黄卷古人相与居。 谢庭芝兰信灵秀,窦家椿桂皆芬敷。 朱栏翠瓦照空碧,秋山晚林共扶疏。 寒溪送月出幽谷,白云因风生坐隅。 道山三馆限清禁,山中此乐彼所无。 异时联华陟严近,白... |
| 平生结习最于诗,老杜真堪作我师,书出曾锓实郭集,本仍宝庆及淳熙。 九家正注宜存耳,余氏支辞概去之,适以遗编搜四库,乃斯古刻见漕司。 希珍际遇殊惊晚,尤物闇章固有时,重以琳琅续天禄,机闲万遍读何辞。 |
| ...物天为惜,蒸薪鬼所呵。 堂堂公议地,岁月穷羲娥。 忍此恣横说,后来敢谁何。 我集四库书,琬琰藏洛河。 此外有石经,参酌正舛讹。 熟读懋汝学,师友相切嗟。 |
| 秋风解烦暑,尊俎可从容。 尽会青云士,来游群玉峰。 琅函窥一一,金钥发重重,四库传观喜,惟应吏困供。 |
| ...气都不扬。 一朝委垕地,千岁还天常。 峨冠谢成均,射策何巍昂。 连践中秘书,检校四库藏。 象纬识校尉,篇编嘉议郎。 麟游夜阁黑,凤去旻霄黄。 惟初典郡学,吐血谤可伤。 积叠高于山,党谳空销亡。 故老解嘘枯,新人工绝吭。 灼灼藻火衣,可使绽作裳。 竟罢奉面对,射策裨君王。 |
| 故乡乔木莫知年,闻道端居似玉川。 勿谓鲁侯吾不遇,试言卫政子奚先。 传家学问三冬足,插架文书四库全。 颇复因君怀柱史,当时高会有群贤。 |
| ...工零落似风瓯。 远思颜柳并诸谢,近忆张(子野)、陈(令举)、与老刘(孝叔)。 (〔四库原注:“子野”、“令举”、“孝叔”俱在张、陈、刘等姓后,不便读,据它本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