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愿储翳国三年艾,不博江心百鍊铜。 |
| 卢橘金珠似,梅梅火齐如。 燕衔春去后,蝉噪夏阴初。 药访三年艾,心凝一束书。 老身仍著病,节物最关渠。 |
| 妙年文价重和随,不料东家产此奇。 谗者纷纷传有虎,词人往往让于罴。 探囊已足三年艾,补衮那无五色丝。 闻说卜邻王翰了,长卿安敢出偏师。 |
| 大禹圣人惜雨阴,嗟我悠悠老已侵。 七年病蓄三年艾,犹胜龙钟转陆觉。 |
| 令节陈诗岁岁新,从官何以寿吾君。 愿储医国三年艾,不作沉湘九辩文。 |
| 曾饮昌阳七十三,老来大布当轻衫。 豫储当采三年艾,缓计空寻六日蟾。 楚俗旧时沉黍恨,唐宫此日赐衣沾。 栀香满院人如玉,尚想薰风半卷帘。 |
| 出世须抛世俗文,休论何逊与阴铿。 但求仙伯三年艾,会向弥明顶上行。 |
| 昌歜随宜泛绿醽,茧光依旧写黄庭。 寿康莫采三年艾,瑞应从敷五荚蓂。 |
| 徒步何忧髀肉消,赋归无待《楚辞》招。 摩娑药笼三年艾,濩落人寰五石瓢。 蓑笠雨淹沧海钓,斧斤晴趁白云樵。 游仙枕上西池月,转觉东华曙色遥。 |
| 清薰一枕暑初炎,彩索年符懒重拈。 天上赐衣无媚骨,山中采药有长髯。 扶衰底要三年艾,用拙何嗟六日蟾。 惟有昌阳堪引寿,一杯泛玉不妨添。 |
| 推明能隼骨专车,按地谈天河洛图。 汉魏晋唐皆贯澈,典坟今昔不荒芜。 君家庭户闻风旨,吾事分毫等博屠。 岂待曲终思雅颂,直缘背痒遇麻姑。 预求补益三年艾,深识妖邪九尾狐。 博物伟然窥子产,济时岂必愧夷吾。 |
| 客里几逢端午节,看成雪鬓与霜髯。 救人采得三年艾,背世翻成六日蟾。 老境可怜归未得,羁怀长是病相兼。 猛思一醉酬风月,笑撚菖花揭酒帘。 |
| 老来百事与心违,节物殊非少壮时。 细葛宫中曾被赐,杨梅粽里未容窥。 浪求医国三年艾,空吊沉湘五色丝。 萧寺更同摩诘病,玉堂帖子要新诗。 |
| 蜃沉海底气升霏,消得皇皇四牡驰。 此去玉堂成故事,未应金马待多时。 愿储救世三年艾,更采销兵万岁芝。 特报明时端不负,古今良相即良医。 |
| 又附楼船到海涯,东归短梦不胜嗟。 求医未获三年艾,避地难希五月花。 形貌久供儿女笑,文章羞向世人夸。 毁车杀马平生志,太息维摩尚有家。 |
| 作吏无好怀,宁食三年艾。 甚陋吾安之,所隶乃都会。 文书如骂奴,吞噫不敢对。 两眉或小伸,独有公等在。 交臂露肝胆,不复事容态。 月沼分賸馥,风轩共晴快。 家餐听相挽,盘筹及笋菜。 但苦王事迫,数离每增慨。 岂非造物意,物莫能两大。 况自掺裾别,至今胸愦愦。 归来未黔突,日月倏逾迈。 书往得奇报,已恐责留债。 丈夫志远者,... |
| ...忽不戒,诗酒颇自适。 艰难出一语,不博万户邑。 竟坐伤天和,两卧漳滨疾。 急求三年艾,几堕众鬼域。 自惟形羸甚,固易中肤革。 昔年见君至,豪气非我敌。 谓将独免此,不受瘴疠厄。 胡为亦效我,倾倒弄翰墨。 吟哦雕肝肾,辛苦出钩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