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徂徕鲁东山,石子居山阿。 鲁人之所瞻,子与山嵯峨。 今子其死矣,东山复谁过。 精魄已埋没,文章岂能磨。 寿命虽不长,所得固已多。 旧稿偶自录,沧溟之一蠡。 其余谁付与,散失存几何。 存之警後世,古监照妖魔。 子生诚多难,忧患靡不罹。 宦学三十年,六经老妍摩。 问胡所专心,仁义丘与轲。 扬雄韩愈氏,此外岂知他。 尤勇攻佛老,... | 
| 我欲哭石子,夜开徂徕编。 开编未及读,涕泗已涟涟。 勉尽三四章,收泪辄忻懽。 切切善恶戒,丁宁仁义言。 如弭子谈论,疑子立我前。 乃知长在世,谁谓已沉泉。 昔也人事乖,相从常苦艰。 今而每思子,开卷子在颜。 我欲贵子文,刻以金玉联。 金可烁而销,玉可碎非坚。 不若书以纸,六经皆纸传。 但当书百本,传百以为千。 或落於四夷,... | 
| 满径蓬蒿懒自锄,何人日午叩茅庐。 徂徕山下一枕睡,经略府中三纸书。 兵谋贵胜纵横出,海鸟忘机饮啄馀。 唯有淮夷雅宜作,文章兼不镶黄初。 | 
| 绿槐阴外听蝉吟,节过分龙夏已深。 千里亢阳忧岁旱,一时甘雨快人心。 养禾不害连朝噎,沃暑应容数日霖。 多谢同寮怜老拙,双南佳句竞铿金。 | 
| 泰山山前有琼圃,其中不树蕨与薇。 千头绿竹瑶实甘,百亩玉芝丹粒肥。 麒麟于于凤凰饱,鼓烈奋臆扬清辉。 徂徕山下少耕锄,蒿藜满圃无芳菲。 驺虞不住鸾鸟去,日暮啁啾燕雀飞。 嗟哉刘生失所投,不住泰山徂徕依。 经年彩掇不得饱,正是新春癯瘠归。 | 
| 食指清晨动,馋涎异味来。 高情分石芥,辣性似徂徕。 | 
| 袖拂徂徕涉太峰,曾同太白舞西风。 归程鹤瘦扬州远,著访吾宗太乙翁。 | 
| 徂徕有嘉木,薿薿高连天。 修柯濯雨露骨,沃叶藏云烟。 根蟠九地暖,声落四壁寒。 由来所养,中与春相干。 岁外产茯苓,玉色腴且坚。 山人属为药,至味通灵仙。 愿言事服饵,身可三千年。 | 
| 拔起真三艉,分飞只二难。 怕趋丞相热,宁忍后山寒。 梅老徒书局,徂徕不谏官。 如何令国弈,白首局傍观。 | 
| 自从庆历亲除后,直到咸淳第四年。 当道豺应惊破胆,通天狐不敢垂涎,豸冠本古触邪义,麟笔它时责备贤。 八十九翁盲且耄,有徂徕颂献无缘。 | 
| 我归林下公长逝,千里诗筒望不来。 海隐本非唐少室,山居真似宋徂徕。 雅歌何处声相和,野服它年手自裁。 有石大书明祭酒,古松阴里墓门开。 | 
| 花朝曾有约,来此定诗盟。 隐几江湖梦,闭门风雨情。 身名千载共,心事一般清。 且尽吟樽乐,徂徕不用赓。 | 
| 拔舌犯世深忌,枕肱夸师绪言。 徂徕生为鬼怪,伊川死尚还魂。 | 
| 暂辞天禄请名藩,养志安贫道可尊。 南国士歌阳羡政,东州人识翰林孙。 重兴阙里诸生学,好荐徂徕一子恩。 平日皂囊应草疏,由来忠谠出家门。 | 
| 署邮特地送秋涛,山馆双虬对影号。 倚槛浑忘行役苦,成阴曾费主人劳。 徂徕结侣根原固,泰岱分封节并高。 知是丁公勤爱护,梦中奚止兆三刀。 | 
|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 
| 我虽养佛胎,未必有仙骨。 如何羽衣人,而亦容我宿。 岱岳若宗社,徂徕隐敌国。 沈沈两山间,真会驾白鹿。 仙子啸清风,玉女佩金籙。 扰扰人间人,悠悠欲五欲。 | 
| 竹林分径水通渠,真与幽人作隐居。 溪上路穷惟画舫,城中客至有罾鱼。 东来只为林泉好,野外従教簿领疏。 不识徂徕石夫子,兼因女婿觅遗书。 〈徐生,石介女婿也。 〉 | 
| 吾庐宛在水中沚,车马喧嚣那到耳。 一堂翛然卧虚旷,蝉声未断虫声起。 有时寓意笔砚间,跌宕奔腾作诙诡。 徂徕松尽玉池墨,云梦泽乾蟾滴水。 心空万象提寸毫,睥睨醉僧窥长史。 联翩昏鸦斜著壁,郁屈瘦蛟蟠入纸。 神驰意造起雷雨,坐觉乾坤真一洗。 小儿劝我当自珍,勿为门生书棐几。 | 
| 干结青铜,根走石、参天古柏。 最好是、苍阴不怕,火云如血。 雪里直疑神物护,雨余任待霜皮湿。 但只愁、涧底老风烟,无人识。 栋梁用。 知难缺。 轮囷辈,俱非匹。 望长松万丈,徂徕山北,一种刚姿雕样劲,共扶大厦翚斯翼。 便作舟、归去也何愁,蓬莱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