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负遗书果是非,子凭何处说精微? 使君岂必如椰大,丞相元来要瓠肥。 袖阔日常笼短刺,肩寒春未换单衣。 半头布袋挑诗卷,也道游京卖术归。 |
| 许负遗书果是非,子凭何处说精微。 使君岂必如椰大,丞相元来要瓠肥。 袖阔日常笼短刺,肩寒春未换单衣。 半头布袋挑诗卷,也道游方卖术归。 |
| 平生惯读横渠铭,不读许负天纲书。 穷通欢戚若有二,天之玉女元非殊。 但应内省无所疚,所必从君问休咎。 北窗燕坐寂无言,时听幽禽哢晴昼。 |
| 喜见人间百岁翁,青鞋藜杖步如风。 一庵无处知身幻,四海行来觉眼空。 论相又看新进士,挑诗多识旧名公。 承平往事谁知得,闲听高谈梦寐同。 |
| 夹道欢呼百吏恭,微垣上相邻藩雄。 一星文采低南斗,十乘先驱走祝融。 孔子犹须晚封楚,周公只合早归东。 林深近亦闻时事,小驻油幛请下风。 |
| 孔孟不说相,於人洞肺肝。 由也行行如,不得其死然。 括也未闻道,其躯难以全。 赐亿亦屡中,执玉俯仰间。 经礼视平衡,下忧倾则奸。 兹皆以理决,初匪由术传。 刘君以相名,表里须相关。 备道最上格,温恭厉而安。 晬面盎於背,德人盛容颜。 论心勿徇形,心广体自胖。 敬吉怠则灭,炳炳真如丹。 此诀若未喻,所阅非神观。 |
| 我如万斛船,岁久腰已懒。 谁能逐相师,终日问手板。 去谋一寸安,辄被三尺挽。 怜公谢蛮触,鼓卧旗亦偃。 |
| 圣哉久芜漫,功利时竞趋。 管晏苟有帝,安必世唐虞。 开明周孔心,赖有伊洛儒。 古来正其心,平治信有余。 彼哉典午时,相师谈清虚。 未知千载人,视今又何如。 |
| 杜门人事少,排闼相师来。 童子忙驱鹤,先生正看梅。 烦君滕口说,如我岂身媒。 水镜能司马,隆中觅异才。 |
| 岂是区区务相师,寻常一事不容欺。 及阶及席方皆坐,犹告之曰某在斯。 |
| 昔日相师今画师,依然红颊映霜髭。 懒为阅世青白眼,写出无声水墨诗。 胸次九流人物镜,笔端三友岁寒枝。 刺桐城里多豪贵,绝艺何忧不见知。 |
| 朋游同一辈,伯季自相师。 薄宦俄衰暮,清懽仅暇时。 我怀青冢曲,子念紫荆诗。 但得无忧患,幽栖岂不宜。 |
| 奸蔡邪丁两贵臣,目光不瞬漫精神。 相师若有寻贤眼,莫看包羞禄位人。 |
| 家学自相师,名成六馆推。 春风中哨立,古道上安驰。 朝擅敢言直,民歌不忍欺。 危时方倚重,猿鹤已追随。 |
| 时流酣富贵,雅道冷如菰。 甘附武韦势,相师张孔谀。 识污随灶婢,气短事家奴。 使读忠公传,不能泚颡无。 |
| 少年勿议宿士,阿瞒自是相师。 蒙叟馘黄项槁,桓郎眼小声雌。 |
| 交秋苦旱走疲农,惟合投忱地府龙。 里社相师凭梵呗,山川无语笑盲聋。 忍教地宝罹枯渴,安得天机捷应舂。 联日定劳君眼力,雨晴只隔望春峰。 |
| 一年景让秋光奇,山水秋来皆有姿。 君於何处相人物,谁为盗跖准伯夷。 伯夷海滨待时清,秋空无云正清时。 相人不若相时好,相时而动谈笑麾。 笑杀冯道五季时,兴亡不喜而不悲。 相师试相冯道相,视国传舍如弈棋。 |
| 周禾周颖,赵不连璧。 层见间出,又其伟特。 有美颍滨,味道自得。 既相师于父子,又斋驱于翰墨。 吾评其人,概犹可识。 盖严重端肃者老泉之教,而淳劲迈往者长公之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