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于宋朝「袈裟」的诗词
  • 1
    [宋]

    《智永千文真草帖赞》

    与嗣次韵成一家,作者更书遍河沙。
    几年真草分正葩,变现要作千体夸。
    谁知笔椽出袈裟,如催犀角抽龙牙。
    墨池摹倣纷天华,尚想字母真摩耶。
  • 2
    [宋]

    《偈颂七十六首》

    泼天声价陈睦州,咬人火急瞌睡虎。
    行不到处行一步,道不到处道一句。
    德山临济眼{左目右荅}{左目右蚩},棒喝交驰无所措。
    兴化忍俊不禁,随例赫光日中飞白雨,照顾湿却袈裟角。
  • 3
    [宋]

    《题金陵杂兴诗后十八首》

    细竹千竿殿影斜,龙颜曾此著袈裟。
    寺楼杳杳钟声过,疑有宫娥出晚花。
  • 4
    [宋]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集云不会禅不会道。
    横画不识,竖画不晓。
    日里三餐,夜后一觉。
    年来老且病,转见不唧{左口右留}。
    裙子褊衫个也无,袈裟形相些些有。
  • 5
    [宋]

    《与沈五官李提点饮酒席间作七首》

    每日贫杯又宿娼,风流和尚岂寻常。
    袈裟常被胭脂染,有裰时闻腻粉香。
  • 6
    [宋]

    《嘲愿成》

    童头浮屠浙东客,传呼避道长以陌。
    宝挝青盖官仪雄,新赐袈裟椹犹黑。
    察车后乘从驱挈,庸夫无谋动蛮穴。
    暗滩夜被猿猱擒,缚入新溪哭残月。
    牂牁畏佛不敢烹,脱身腥窟存馀生。
    放师回目不自愧,反以意气湘南行。
    我闻辛有适伊川,变戎预识麟经编。
    睽车载鬼吁可怪,宜入熙宁志怪篇。
  • 7
    [宋]

    《华亭顾道友儿女俱出家求颂》

    儿儿女女著袈裟,留得闲身具在家。
    不作丘坑看觉地,当鉏荟蘙种昙华。
    深藏北斗端能许,吸尽西江始较些。
    三界脱然亡影像,净名居士好生涯。
  • 8
    [宋]

    《天竺国胡僧水晶念珠》

    天竺胡僧踏云立,红精素贯鲛人泣。
    细影疑随焰火销,圆光恐滴袈裟湿。
    夜梵西天千佛声,指轮次第驱寒星。
    若非叶下滴秋露,则是井底圆春冰。
    凄清妙丽应难并,眼界真如意珠静。
    碧莲花下独提携,坚洁何如幻泡影。
  • 9
    [宋]

    《渔家傲·百丈峰头开古镜》

    百丈峰头开古镜。
    马驹踏杀重苏醒。
    接得古灵心眼净。
    光炯炯。
    归来藏在袈裟影。
    好个佛堂佛不圣。
    祖师沈醉犹看镜。
    却与斩新提祖令。
    方猛省。
    无声三昧天皇饼。
  • 10
    [宋]

    《城西接待院後竹下作》

    水边小丘因古城,上有巨竹数百个。
    一径蛇蟠不容脚,平处乃可十客坐。
    袅袅共看风枝舞,簌簌时听春箨堕。
    古佛不妆香火冷,瘦僧如腊袈裟破。
    门前西去长安路,日夜舳舻衔尾过。
    老夫本乏台省姿,且就清阴曲肱卧。
  • 11
    [宋]

    《虞美人·君王曾惜如花面》

    君王曾惜如花面。
    往事多恩怨。
    霓裳和泪换袈裟。
    又送鸾舆北去、听琵琶。
    当年未削青螺髻。
    知是归期未。
    天花丈室万缘空。
    结绮临春何处、泪痕中。
  • 12
    [宋]

    《李古城索狂醒道人诗》

    狂风扇八区,一发不可息。
    遂令地行人,颠倒忘南北。
    道人留醒眼,谓得大慧力。
    出门楚天高,万里寄两屐。
    袈裟且不着,况作轩冕剧。
    穷秋华峰哭,夜月牛渚笛。
    是中岂狂者,狂者自莫识。
    他年真醒时,为汝说皇极。
  • 13
    [宋]

    《瀛国公入西域为僧号木波讲师》

    木老西天去,袈裟说梵文。
    生前从此别,去后不相闻。
    忍听北方雁,愁看西域云。
    永怀心未已,梁月白纷纷。
  • 14
    [宋]

    《水调歌头·败屋拥破衲》

    败屋拥破衲,惊飙漫飕颸。
    不离当处人见,操慧上蓝游。
    弹指九州四海,浪说其来云聚,其去等风休。
    莫作袈裟看,吾道惯聃丘。
    齐死生,同宠辱,泯春秋。
    高名厚利,眇若天地一蜉蝣。
    闲举前人公案,试问把锄空手,何似步骑牛。
    会得个中语,净土在阎浮。
  • 15
    [宋]

    《莹老自浙归住东广光孝移住南华五首》

    重脱袈裟挂广州,与人说法口如流。
    放生池里鱼倾耳,受戒坛前石点头。
  • 16
    [宋]

    《觉报长老道谌写予兄弟真求赞次七兄韵》

    身凡心圣古卢能,未着袈裟已是僧。
    冷暖自知师莫问,但看老色几分增。
  • 17
    [宋]

    《题天衣寺》

    ...果僧中贤。
    当时十诏徵不起,神奇变化泥生莲。
    山神谨护泥封诏,独有遗风传内教。
    袈裟金缕照琉璃,时放祥光蔽云物。
    我来官守无时閒,著脚未历城南山。
    区区俗眼空自翳,耿耿此意如循环。
    我心岂是真如石,惭愧新诗与推激
  • 18
    [宋]

    《南华五十韵》

    ...,甘作硙坊人。
    坚有悬腰石,空无拂镜尘。
    已舂诸米熟,自识本心真。
    拄杖敲顽质,袈裟绕净身。
    衣传千古信,法待五年抻。
    拨棹烦师送,投林避众嗔。
    风幡俱不动,金瓦定非伦。
    汝听宜皆谛,吾言决可遵。
    由兹开顿教,为世作良因。
    叶坠虽归本,烟斜不向新。
    铃声鸣白塔,雾气走黄巾。
    塑手藏衣袭,闰姝败钵唇。
    全提诸佛印,开尽一花春...
  • 19
    [宋]

    《尼童何了诜从道一长老六年一忽舍去莫知所之》

    一师今何去,天目万丈云。
    着我粗袈裟,对住大茅君。
  • 20
    [宋]

    《九月八日登高作重九奇父赋三十韵与义拾余意》

    九月风景好,节意满天涯。
    书生尊所闻,登高乱城鸦。
    虽无后乘丽,前驱载黄花。
    两楼压波壮,众泽分夭斜。
    居夷惊有苗,访古悲章华。
    萧条湖海事,胜日一笑哗。
    兴移三里亭,木影杂蛟蛇。
    二士醉藜杖,两禅风袈裟。
    奇哉古无有,未觉欠孟嘉。
    天公亦喜我,催诗出微霞。
    赋罢迹已陈,忧乐如转车。
    却后五百岁,远俗增雄夸。
相关字典
相关词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