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徜徉在《诗经》的河流 阅读 作者 李华波是这个么? 徜徉在《诗经》的河流 李华波 这是一幅华夏先民生动的生活画卷,却搁置在我们记忆深处任其蒙尘;这是一部在炎黄子孙心中传唱了三千年的华彩乐章,却在我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 曾经,因它一个“经”字,而让我们望而生畏;曾经,因它的古奥艰涩,而让我们知难而退。但是,当我们鼓足勇气揭开它的扉页,当我们充满自信地摒弃固有的偏见,以一颗童真的心融入这个民风淳朴的世界,我们会发现,自己仿佛穿越了时空,徜徉在诗歌的源头,徜徉在一条古老而又温暖的河流,熟悉而又陌生…… 这是一条宽广浩瀚的河流,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缓缓流淌。 它容万溪,纳百川,不因内容的雅俗诗人的尊卑而有所偏废。在这里,我们既能看到先民宗庙祭祖的虔诚、朝会宴享的欢乐,也能听到婚恋嫁娶的祝福、羁旅劳役的哀怨。 你听,“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商颂·玄鸟》),沃野千里,百姓安乐,四夷来服,分明是强国盛世的颂歌。你看,“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豳风·七月》),风和日丽,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女孩子们结伴而行去采桑,是一幅多么优美的田园风情画!再看那隆冬时节,雪花飘飞,又是谁在感伤:“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小雅·采薇》)原来是一位退役老兵在茫茫返乡途中踽踽独行。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本应欣喜,然而青春在战争中消耗殆尽,更添了几分近乡情怯的难言滋味:“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是一条澄澈明净的河流,它缓缓流经曾经草木丰茂的华北平原,流经数千年的沧桑岁月,滋润着每个炎黄子孙的心田。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魏风·伐檀》),若不是这首伐木工人的劳动歌曲,我们怎敢相信我们的母亲河在两千五百年前竟然有着如此迷人的模样?“河水清且直猗”,“清且沦猗”啊!她在古老的岁月里扬起清波,泛起涟漪,清丽迷人,令人神往。清澈的河水哺育了心灵澄澈的人民,他们追求美,指斥恶。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鄘风·相鼠》)这种对“无仪”、“无耻”、“无礼”之徒的痛斥,这种怒目金刚式的作品,在后来历朝诗歌中也绝对属于另类,展现出的分明是心无尘杂、爱憎分明的情怀,读来怎不叫人直呼痛快!我们的先民即便是对君王,也是褒贬分明,毫不遮掩。 对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大雅·大明》)赞颂他恭谨谦让,勤勉努力,带给百姓幸福吉祥。对无德无能的君王,则直斥:“人之无良,我以为兄。” “人之无良,我以为君。”(《鄘风·鹑之奔奔》)在那个生产力极其低下、人命如草芥的时代,即使面对自己的国君,纯朴的先民也没有放弃自己的道德原则。 这是一条流淌着温情的河流,对美的歌颂,对爱的追求,对幸福的向往,如美丽的珍珠宝石沉淀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沉淀在华夏儿女的血脉中。不论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中对贤慧女子的思慕,还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周南·桃夭》)里对千娇百媚新嫁娘的祝福,还是“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邶风·燕燕》)时送妹出嫁依依惜别的怅惘,还是“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邶风·绿衣》)中对亡妻刻骨铭心的思念,无一不是内心真情的自然流露。 身处物质极其匮乏的时代,却拥有浓浓的人间真情,让现在身处繁华都市却迷失真情的人怎不为之神往?这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齐风·鸡鸣》)妻子催丈夫早起去上朝,丈夫却赖床不起,读来忍俊不禁。“狼疐其尾,载跋其胡。 公孙硕肤,德音不瑕”(《豳风·狼跋》),妻子对身材肥胖的丈夫的揶揄打趣,令人为之绝倒。这里有亲人对征夫的殷殷祝福:“陟彼岵兮,瞻望父兮。 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魏风·陟岵》)这里有恋人间的苦苦相思:“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采葛》)这里也有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邶风·北风》)有夫妻间的山盟海誓:“生死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击鼓》)也有子女对母亲的深情讴歌:“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邶风·凯风》)还有对国运衰微的深沉忧思:“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 余华曾感叹,每次对伟大作品的阅读都是一段“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读《诗经》,便如同徜徉在清波微漾的河流,夹岸满是幽竹桃花,芬芳扑鼻,更有鸟语啁啾,清脆悦耳。随手折下一枝,就是一首绝妙好诗;随手掬起一捧,就是一曲曼妙乐章。 它适合诵读,无论是在晨雾初起的河畔,还是在人声鼎沸的课堂,一卷在手,便能齿颊生香。它也适合默诵,夜深人静时,阒然无声处,悟其绝妙,得意忘言。 它还适合于歌唱,因为。 2.红掌拨清波是谁的什么诗里的诗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出自唐代骆宾王的《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这是一首咏物诗。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 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 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近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小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简单的略加勾勒,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幅可爱的动态的形象。 3.诗经里有淼字的诗句奔亡道中其五 李白 淼淼望湖水。 青青芦叶齐。九江春望 白居易 淼茫积水非吾土,飘泊浮萍是我身。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孟浩然 大江分九派,淼漫成水乡。相和歌辞·堂堂 温庭筠 钱塘岸上春如织,淼淼寒潮带晴色。 江上使风呈裴宣州耀卿 张九龄 江路与天连,风帆何淼然。送张五諲归宣城 王维 欲归江淼淼,未到草萋萋。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王维 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哀郢》(屈原全集)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长干行》(唐朝李太白作品,选自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卷26_39,全唐诗:卷163_25)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送高适(一作道非)弟耽归临淮作》(唐朝王维作品,选自全唐诗) (册4卷125页1243c)〔坐上作〕少年客淮泗……出处安能期。 《渡河到清河作》(唐朝王维作品,选自全唐诗(册4 卷125 页1250e)全唐诗:卷125_67) 泛舟大河里……淼漫连云霞。《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唐朝白居易全集,选自全唐诗) 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坐添百万户,书我司徒籍。 《卢侍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唐朝白居易作品,选自全唐诗) 江边黄鹤古时楼,劳致华筵待我游……总是平生未行处,醉来堪赏醒堪愁。《九江春望》(唐代白居易全集,选自全唐诗) 淼茫积水非吾土,飘泊浮萍是我身……[香炉峰上多烟,湓水岸边足草,因而记之。 《酬郑侍御多雨春空过诗三十韵 次用本韵》(唐朝白居易作品,选自全唐诗) 南雨来多滞,东风动即狂……尚书心若此,不枉系金章。《自浔阳泛舟经明海①》(唐代孟浩然全集,选自孟浩然诗集校注孟浩然诗集校注) 大江分九派,淼漫成水乡……⑥遥怜上林雁,冰泮已回翔。 《奔亡道中其一》(唐代李白全集,选自全唐诗:卷181_7) 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谁忍子规鸟,连声向我啼。《奔亡道中其五》(唐代李白全集,选自全唐诗:卷181_7) 淼淼望湖水……连声向我啼。 《相和歌辞·堂堂》(唐朝温庭筠全集,选自全唐诗:卷21_27) 钱塘岸上春如织,淼淼寒潮带晴色……一曲堂堂红烛筵,金鲸泻酒如飞泉。《奉和出颍至淮应令》(唐朝蔡允恭全集,选自全唐诗:卷38_18) 久倦川涂曲,忽此望淮圻……欲知仁化洽,讴歌满路归。 《晚渡江津》(唐朝李百药作品,选自全唐诗:卷43_6) 寂寂江山晚,苍苍原野暮……日落亭皋远,独此怀旧慕。《江上使风呈裴宣州耀卿》(唐代张九龄作品,选自全唐诗:卷48_46) 江路与天连,风帆何淼然……报恩非徇禄,还逐贾人船。 《和辅先入昊天观星瞻》(唐代杨炯作品,选自全唐诗:卷50_31) 遁甲爰皇里,星占太乙宫……黄轩若有问,三月住崆峒。《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唐朝宋之问全集,选自全唐诗:卷51_17) 谪居窜炎壑,孤帆淼不系……不作离别苦,归期多年岁。 《和杜学士旅次淮口阻风》(唐代李峤作品,选自全唐诗:卷61_14) 夕吹生寒浦,清淮上暝潮……客行殊未已,川路几迢迢。《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唐朝骆观光作品,选自全唐诗:卷77_18) 迢迢芊路望芝田,眇眇函关恨蜀川……不复下山能借问,更向卢家字莫愁。 《明月》(唐朝李如璧作品,选自全唐诗:卷101_7) 三五月华流炯光,可怜怀归郢路长……可怜明月方照灼,向影倾身比葵藿。《长干行(一作李白诗,一作李益诗)》(唐代张潮全集,选自全唐诗:卷114_37) 忆昔深闺里,烟尘不曾识……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送高适弟耽归临淮作(坐上作)》(唐朝王维全集,选自全唐诗:卷125_38) 少年客淮泗,落魄居下邳……纬萧或卖药,出处安能期。《送张五諲归宣城》(唐代王维作品,选自全唐诗:卷126_35) 五湖千万里,况复五湖西……忆想兰陵镇,可宜猿更啼。 《辋川集·南垞》(唐代王维作品,选自全唐诗:卷128_32) 轻舟南垞去,北垞淼难即。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唐代王维全集,选自全唐诗:卷128_48) 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辋川集二十首·南垞》(唐代裴迪全集,选自全唐诗:卷129_23) 孤舟信一泊,南垞湖水岸。落日下崦嵫,清波殊淼漫。 《岳阳馆中望洞庭湖》(唐朝刘长卿全集,选自全唐诗:卷147_69) 万古巴丘戍,平湖此望长……孤舟有归客,早晚达潇湘。《淮上送梁二,恩命追赴上都》(唐代刘长卿作品,选自全唐诗:卷147_98) 贾生年最少,儒行汉庭闻……淼淼长淮水,东西自此分。 《送李校书赴东浙幕府(校书工于翰墨)》(唐代刘长卿全集,选自全唐诗:卷147_104) 方从大夫后,南去会稽行……应访王家宅,空怜江水平。《重阳日鄂城楼送屈突司直》(唐朝刘长卿作品,选自全唐诗:卷147_121) 登高复送远,惆怅洞庭秋……今日关中事,萧何共尔忧。 《送徐大夫赴广州》(唐朝刘长卿作品,选自全唐诗:卷149_3) 上将坛场拜,南荒羽檄招……当令输贡赋,不使外夷骄。《饯王相公出牧括州》(唐朝刘长卿作品,选自全唐诗:卷151_13) 缙云讵比长沙远,出牧犹承明主恩……萧索庭槐空闭合,旧人谁到翟公门。 4.诗经中“渌水澹澹”出自哪里东京赋 《东京赋》 ——张衡 汉文化遗产传续至今的既有《东京赋》、《西京赋》、《灵宪》、《七弁》、《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 《东京赋》中的安处先生否定和批判了他的观点,警告凭虚公子“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又对东都洛阳的盛况进行了一番描绘,意在称颂东京的兴盛而不流于奢侈。 东京赋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闲,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今而荣古矣。 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而知新,研核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始于宫邻,卒于金虎。嬴氏搏翼,择肉西邑。 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楚筑章华于前,赵建丛台于后。秦政利觜长距,终得擅场,思专其侈,以莫己若。 乃构阿房,起甘泉,结云阁,冠南山征税尽,人力殚。然后收以太半之赋,威以参夷之刑。 其遇民也,若氏之芟草,既蕴崇之,又行火焉。〔A11C〕々黔首,岂徒高天、厚地而已哉!乃救死于其颈,驱以就役,唯力是视。 百姓弗能忍,是用息肩于大汉,而欣戴高祖。高祖膺受图,顺天行诛,杖朱旗而建大号。 所推必亡,所存必固。埽项军于垓下,绁子婴于轵涂。 因秦宫室,据其府库。作洛之制,我则未暇,是以西匠营宫,目玩阿房,规摹逾溢,不度不臧。 损之又损之,然尚过于周堂。观者狭而谓之陋,帝已讥其泰而弗康。 且高既受命建家,造我区夏矣,文又躯自菲薄,治致升平之德。武有大启土宇,纪禅肃然之功。 宣重威以抚和戎狄,呼韩来享,咸用纪宗存主,飨祀不辍。铭勋彝器,历世弥光。 今舍纯懿而论爽德,以《春秋》所讳而为美谈,宜无嫌于往初,故蔽善而扬恶,祗吾子之不知言也。必以肆奢为贤,则是黄帝合宫,有虞总期,固不如夏癸之瑶台,殷辛之琼室也,汤武谁革而用师哉!盍亦览东京之事以自寤乎?且天子有道,守在海外。 守位以仁,不恃隘害。苟民志之不谅,何云岩险与襟带?秦负阻于二关,卒开项而受沛。 彼偏据而规小,岂如宅中而图大?昔先王之经邑也,掩观九奥,靡地不营。土圭测景,不缩不盈,总风雨之所交,然后以建王城。 审曲面势,溯洛背河,左伊右,西阻九阿,东门于旋。盟津达其后,太谷通其前。 回行道乎伊阙,邪径捷乎に辕。大室作镇,揭以熊耳。 底柱辍流,钅覃以大丕。温液汤泉,黑丹石辎。 王鲔岫居,能鳖三趾。宓妃攸馆,神用挺纪。 龙图授羲,龟书畀姒。召伯相宅,卜惟洛食。 周公初基,其绳则直。苌弘魏舒,是廓是极。 经途九轨,城隅九雉。度堂以筵,度室以几。 京邑翼翼,四方所视。汉初弗之宅,故宗绪中圮。 巨猾闲,窃弄神器,历载三六,偷安天位。于是蒸民,罔敢或贰,其取威也重矣。 我世祖忿之,乃龙飞白水,凤翔参墟。授钺四七,共工是除。 枪旬始,群凶靡余。区宇宁,思和求中。 睿哲玄览,都兹洛宫。曰止曰时,昭明有融。 既光厥武,仁洽道丰。登岱勒封,与黄比崇。 逮至显宗,六合殷昌。乃新崇德,遂作德阳。 启南端之特闱,立应门之将将。昭仁惠于崇贤,抗义声于金商。 飞云龙于春路,屯神虎于秋方。建象魏之两观,旌六典之旧章。 其内则含德、章台,天禄、宣明,温饬、迎春,寿安永宁。飞阁神行,莫我能形。 濯龙芳林,九谷八溪。芙蓉覆水,秋兰被涯。 渚戏跃鱼,渊游龟。永安离宫,修竹冬青。 阴池幽流,玄泉冽清。鹎ス秋栖,鹘鸟春鸣。 且鸠丽黄,关关嘤嘤。于南则前殿灵台,和欢安福。 讠移门曲榭,邪阻城洫。奇树珍果,钩盾所职。 西登少华,亭候修敕。九龙之内,实曰嘉德。 西南其户,匪雕匪刻。我后好约,乃宴斯息。 于东则洪池清。渌水澹澹。 内阜川禽外丰葭。献鳖蜃与龟鱼,供蜗{庳虫}与菱芡。 其西则有平乐都场,示远之观。龙雀蟠蜿,天马半汉。 瑰异谲诡,灿烂炳焕。奢未及侈,俭而不陋。 规遵王度,动中得趣。于是观礼,礼举仪具。 经始勿亟,成之不日。犹谓为之者劳,居之者逸。 慕唐虞之茅茨,思夏后之卑室,乃营三宫,布教颁常。复庙重屋,八达九房。 规天矩地,授时顺乡。造舟清池,惟水泱泱。 左制辟雍,右立灵台。因进距衰,表贤简能。 冯相观,祈褫禳灾。于是孟春元日,群后旁戾。 百僚师师,于斯胥洎。藩国奉聘,要荒来质。 具惟帝臣,献琛执贽。当觐乎殿下者,盖数万以二。 尔乃九宾重,胪人列,崇牙张,镛鼓设。郎将司阶,虎戟交铩。 龙辂充庭,云旗拂霓。夏正三朝,庭燎,撞洪钟伐灵鼓,旁震八,平盖隐訇,若疾霆转雷而激迅风也。 是时称警跸已,下雕辇于东厢。冠通天,佩玉玺,纡皇组,要干将,负斧,次席纷纯,左右玉几,而南面以听矣。 然后百辟乃入,司仪辨等,尊卑以班。璧盖皮帛之贽既奠,天子乃以三揖之礼礼之。 穆穆焉,皇皇焉,济济焉,将将焉,信天下之壮观也。乃羡公侯卿士,登自东除。 访万机,询朝政,勤恤民隐,而除其眚。人或不得其所,若己纳之于隍。 荷天下之重任,匪怠皇以宁静。发京仓,散禁财,赉皇寮,逮舆台。 命膳夫以大飨,饔饩浃乎家陪。春醴惟醇,燔炙芬芬。 君臣欢康,具醉熏熏。千品万官,已事而。 勤屡省,懋乾乾。清风协于玄德,淳化。 5.《诗经》中含有“水”的句子有哪些(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5)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6)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7)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1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12)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1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愁。(李白) (1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16)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唐·李白) (17)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唐·李白) 6.诗经取名:现在想帮自己的孩子取个名字,但是名字的前两个已经确Carlet研究古典文学多年,从古代诗词、经典中为您细心挑选了3个有文化气息的名字,完全原创 【姓】+ 『清波』:出自『唐诗名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吉】---Carlet推荐 【姓】+ 『胜寒』:出自『宋词名句』【☆☆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吉】---Carlet推荐 【姓】+ 『朋亦』:出自『论语名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吉】---Carlet推荐 §起名小知识:《诗经》起名:言情作家琼瑶,名来于《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起名常用字分析 「斫」 :富创造力,清新干劲,独立坚定,正直一生,终生通达。 Carlet附上一句《诗经》,大家闺秀之名多来源于此:【☆☆☆☆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Carlet附上一句《楚辞》,书香子弟之名多来源于此:【☆☆☆高辛之灵晟,遭玄鸟致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