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中国的诗歌节

1.中国三大诗歌节是哪三大

中国诗歌节是经**批准的国家级大型文化活动,是国内最高规格的诗歌盛会。他把中华几千年几乎要断裂的文脉连接起来了,它的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为中国诗歌发展建立了一个‘功德碑。

中秋节」是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之一。相对於其他两个节日,「中秋节」的节庆活动就显得较「安静」。这可能和古老的月神传说故事以及「月圆人团圆」的祥和气氛有关。所以,「中秋节」在中国人的眼里,是个温馨和谐、极富诗情画意的节日,没有太多热闹的活动来庆祝。

∴∵∴∵∴∵ 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嫦娥奔月

「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传说中,在远古时期,天地总共有十个太阳,由於十个太阳的热度太强,烤焦了各式各样的农作物,许多人们也因为气温太高而被热死,存活下来的人都过著非常痛苦的日子。

当时,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神射手「后羿」,看到这种情形非常生气,他决定要拯救世间万物,便用他的弓箭将太阳一一射下来,只留下一个太阳,让大地停止被高温热「烤」,人民因而获得重生。百姓们为了感念后羿,於是拥戴他成为一国之君。可是,没想到后羿一当上国君后,就开始目中无人,作威作福,施行暴政,百姓们从此又陷入了另一场苦难中。

而后羿为了要长生不老,永远当皇帝,所以便派人到昆仑山向王母娘娘求取长生不老药。后羿的妻子嫦娥知道后,非常同情百姓的处境,她担心后羿吃长生不老药后,会继续肆无忌惮的施行暴政,使得百姓们更加痛苦不堪。於是,她便一个人偷偷将所有的长生不老药吃下去。没想到,她的身体却轻飘飘飞起来了,后羿发现后非常生气,看著嫦娥一直飞上天,他气急败坏拿起弓箭要将嫦娥射下来,但是一切都太迟了。嫦娥就这样的往月亮飞去,成为月亮里广寒宫的仙女了。

从此以后,民间就开始流传著月亮里住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她的名字就是「嫦娥」,让遥远的月空里增添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事。

◆月中玉兔

另外,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就是有关陪伴在嫦娥身边的「玉兔」。这一只可爱的兔子,在「中秋节」里也扮演著举足轻重的地位喔!在『大唐西域记』(这是大家所熟悉的玄奘法师所写的)里头记载著一段故事:在古老的印度的森林里,住了兔子、狐狸和猴子三个好朋友。由於当时适逢战乱,民不聊生,很多人因而没有东西吃。有一天,他们在门口发现一位因饥饿而昏倒的老公公,为了救活老公公,他们分头出去找食物。但是,在当时战乱的情况之下,能找到食物的机率微乎其微,后来兔子为了解除大家的饥饿,便自愿牺牲自己,当成大家的食物。

就在兔子跳入热锅的一刹那,突然有一双温暖的大手,将兔子从滚烫的锅子捞出来。原来,兔子的善心,感动了玉皇大帝,於是便派人将兔子救出来,并且封他为「玉兔」,在月亮里陪伴月神娘娘-嫦娥,让大家时时感念兔子的慈悲心胸。

◆吴刚伐桂树

相传吴刚是一位醉心於仙术,但是又不肯专心学习的樵夫。由於,每天不努力於砍柴的工作,只会做白日梦,玉帝知道后,非常生气。於是,下令把吴刚带到月宫里,并且告诉他只要他砍倒桂树,就会得到仙术。但是,无论吴刚再怎麽砍,每隔一段时间,桂树就会愈合。所以,吴刚只好一砍再砍,一直到现在都无法将桂树砍倒,这就是玉帝给予吴刚做事不脚踏实地的惩罚!

2.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我国的传统节日目前主要有八个,下面按照日期次序,将每个传统节日的日期、相关习俗、相关诗歌名句摘录如下,供楼主参阅。

1.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2日)。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

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描写除夕的诗句有: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3日)。

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描写春节的诗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17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三(公历4月5日)。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6日)。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公历8月6日)。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描写七夕节的诗句有: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公历9月12日)。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公历10月5日)。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赏菊赋诗、插茱萸、吃重阳糕等风俗。

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说明:公历日期都是按照2011年。

因为中国传统节日在习惯上按照农历计算,所以公历日期每年会有一些差异。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