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中的诗().

1.诗经中的诗以几言为主

《诗经》多以四言为主.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 诗经封面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北部一些地方(齐、楚、韩、赵、魏、秦),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是“五经”之一.《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2.诗经里的诗有哪些

经的诗有很多,它分为风 、雅、颂三部分。

《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十五《国风》,诗一百六十篇;

《雅》包括《大雅》三十一篇,

《小雅》七十四篇;

《颂》包括《周颂》三十一篇,

《商颂》五篇,《鲁颂》四篇。

<;诗经>;中比较著名的诗有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周南·桃夭》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王风·黍离》

式微,式微,胡不归?《邶风·式微》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卫风·氓》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卫风·木瓜》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采葛》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郑风·风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郑风·子衿》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魏风·硕鼠》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蒹葭》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秦风·无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小雅·鹿鸣·鹿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鸿雁·鹤鸣》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小雅·节南山·小(上日下文)》

浦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谷风·北山》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大雅·抑》

3.诗经中的诗

争议 诗经·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译文)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走路迟缓的样子都是因为又渴又饥。

我心中的悲伤又有谁能知晓呢!

赏析一:

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赏析二: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全诗分三章,前三章叠出,以采薇起兴写薇由作而柔而刚,而戍役军士远别家乡,历久不归,思乡之情,忧心不已!作者写道:山薇啊,你发芽了,出生了,我们总该回家了吧!但转眼又是一年,我们都顾不上家室,这却是为何呢?为了猃狁入侵之故,我们连好好坐上一会儿也来不及,也是为了猃狁之故。我们需要攻战!又到了采薇的时候,薇叶长大了,枝叶柔嫩,这下总该回家了吧!心里的忧伤如此炽烈,为战事奔波,我们戍期未定,谁难替我们带回家信!山薇长得粗壮刚健了,这下该回家了吧!已是阳春十月了!可是王事没完,还没法闲暇,忧伤的心情好不痛苦,却无人相慰劳!四、五两章是写边关战事繁忙、紧张:那盛开的花是什么?是棠棣之花。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伍车马服饰之盛:那好大好大的是什么?那是将士的军车,兵车既已驾起,战马高大雄健,战事频繁,军队又要迁徙,岂敢定居?驾着四匹昂首高大的公马,军将们坐在战车上,步兵们蔽依车后,战马威武雄健,兵士手中的象骨的弓和鱼皮箭袋时时佩在身边,猃狁的侵战如此强大猖狂,马能不日日加强戒备?这两章写的是猃狁的匈悍而周家军队盛大的军威,纪律严正,卒伍精强。但是戍役的生活也是艰辛而紧张的,这些都是作者用写实的笔法来写的。第六章则笔锋一转,写出征人在还乡路上饱受饥寒,痛定思痛的哀伤心情:想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又饥,又渴,可谓十分狼狈而又凄苦。晋人谢玄把“昔我往矣”四句论为三百篇中最好的诗句。在文学史上影响极大。常为后世文人反复吟唱、仿效。由于《诗经》素以浑厚、质朴著称,这类如此凄婉动人的作品确属不多。因而它便成了《诗经》抒情作品的一个典范而为历代文学家所称颂。

这首诗的主题是严肃的。猃狁的凶悍,周家军士严阵以待,作者以戍役军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将帅、遣戊役,守卫中国,军旅的严肃威武,生活的紧张艰辛。作者的爱国情怀是通过对猃狁的仇恨来表现的。更是通过对他们忠于职守的叙述——“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和他们内心极度思乡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的。全诗再衬以动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刚,棠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军士们“日戒”的生活,心里却是思归的情愫,这里写的都是将士们真真实实的思想,忧伤的情调并不降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恰恰相反是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也正是这种纯正的真实性,赋予了这首诗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从写作上看,它和诗经的许多作品一样用以薇起兴的手法,加上章法、词法上重沓叠奏,使内容和情趣都得以层层铺出,渐渐深化,也增强了作品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全诗有记叙,有议论,有景物,有抒情,有心理描写,搭配错落有致,又十分妥贴,因此《采薇》一篇确是《诗经》中最好的篇章之一.

4.求《诗经》中有名的诗句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卫风·氓》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卫风·木瓜》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采葛》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郑风·风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郑风·子衿》硕鼠硕鼠,无食我黍!《魏风·硕鼠》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蒹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秦风·无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小雅·鹿鸣·鹿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鸿雁·鹤鸣》不敢暴虎,不敢冯河.《小雅·节南山·小(上日下文)》浦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谷风·北山》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大雅·抑》。

5.【《诗经》中的有些诗真是奴隶写的吗,比如《豳风·七月》.】

说到这个问题,我想啰嗦一下.在这里借用一下扬之水先生的说法:说《诗经》是“民歌”,这个“民”和今天所指的“民”不是一回事.《诗》的时代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为宗法贵族体制所笼罩的社会.后世所谓官僚、文人、民间这些概念,那时都还没有.《诗》中大部份作品很难用后世的概念,说他是“民间文学”.就算背认为是“各地民歌”的《风》中的大部份的诗,其精神境界,生活态度,以及提及的生活用度也不可能属於奴隶.《风》中相当一部份诗,明显可看出是贵族所作.当时庶人生活水平低下,条件恶劣.物质条件极端恶劣又怎麽有余力创造精神财富呢.《诗》不是出自里巷歌谣,雅、颂不是,风也不是.《七月》是写“劳动者”的故事,但是不见得就是出自“劳动者”之口,“写劳动者的歌”和“劳动者唱的歌”原本不是一回事.当然,我们谁也不能对此下定论,说农事诗一定是或不是出自农民之口.后人对《七月》的作者有多种看法,很多人就认为是《毛序》中提到的“周公”所作.但也有人认为如果不是长期躬耕陇亩之间的人写不出这么亲切有味的诗.既然作者已不可考,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以上并非确切答案,只望能供Lz作一参考.对《诗经》有更多的认识.。

6.《诗经》中有“言”字的诗句~要五句

为找够5句,拿出诗经来一通好翻,一定要给分哦^_^ 载 驰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 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而不臧,我思不远.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而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 许人尤之,众樨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 大夫君子,无我有尤. 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墙有茨 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 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 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 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杕 杜 有杕之杜,有睆其实.王事靡盬,继嗣我日. 日月阳止,女之伤止,征夫遑止. 有杕之杜,其叶萋萋.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檀车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远. 匪载匪来,忧心孔疚.期逝不至,而多为恤. 卜筮偕止,会言近止,征夫迩止. 二子乘舟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简 兮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7.【求3首《诗经》中的诗词及解释

《维清》 维清缉熙⑴, 文王之典⑵. 肇禋⑶, 迄用有成⑷, 维周之祯⑸. 【注释】 ⑴维:语助词. ⑵典:法. ⑶肇:开始.禋(yīn):祭天. ⑷迄:至. ⑸祯:吉祥. 【译文】 多么清明又是多么荣光, 因为文王有着征伐良方. 自从开始出师祭天, 至今成功全靠师法文王, 真是我周王朝大吉大祥. 《卢令》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 卢重环,其人美且鬈. 卢重鋂,其人美且偲. [注释]: 卢:猎犬,大黑犬,是齐国田犬之名.令令:铃声 重:音虫.重环:子母环 鋂:音梅.重鋂,一个大环套两个小环 其人:指猎人. 鬈:勇壮 偲:音腮,须多而美 《卢令》赞美猎人勇武多才,具有仁慈之心.诗从猎犬写起,乃是烘云托月的手法,既引出猎人,又烘托猎人. 全诗各句,上写犬,下写人.写犬,重在铃声、套环,状猎犬之迅捷、灵便、矫疾;写人,各用一“美”字,突现其英俊.用仁、鬈、偲三字,则极赞猎人的内秀、勇壮、威仪.由犬及人,以犬衬人,以人带犬,共同构成独特的典型形象,声情并茂,表达出齐人的尚武风习,以及对英雄猎手的尊崇. 《河广》 谁谓河广⑴?一苇杭之⑶.谁谓宋远?跂予望之⑶.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⑷.谁谓宋远?曾不崇朝⑸.[1] 【注释】 ⑴河:黄河. ⑶苇:用芦苇编的筏子.杭:通“航”. ⑶跂(qì):踮起脚尖.予:而. ⑷曾:乃,竟;刀:小船.曾不容刀,意为黄河窄,竟容不下一条小船. ⑸崇朝:终朝,自旦至食时.形容时间之短. 【译文】 谁说黄河宽又广?一支苇筏可飞航.谁说宋国太遥远?踮起脚跟即在望. 谁说黄河广又宽?其间难容一小船.谁说宋国太遥远?赶去尚及吃早餐。

上一篇
诗经词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