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 名句 龙1、为龙为光 先秦 诗经 《蓼萧》 2、隰有游龙 先秦 诗经 《山有扶苏》 3、龙盾之合 先秦 诗经 《小戎》 4、龙旗十乘 先秦 诗经 《玄鸟》 5、龙旗阳阳 先秦 诗经 《载见》 6、我龙受之 先秦 诗经 《酌》 7、龙旗承祀 先秦 诗经 《閟宫》 8、何天之龙 先秦 诗经 《长发》 2.《诗经》中“龙”的名句有哪些1. 为龙为光——先秦《蓼萧》 拼音:wéi lóng wéi guāng 释义:为被天子恩宠而荣幸。 2. 隰有游龙——先秦《山有扶苏 拼音:xí yǒu yóu lóng 释义:隰:低湿之地。游龙:游动的蛟龙 寓意是一条四处游动的孤独之人。意思是:地市之地游动的蛟龙。 《诗经》中含“龙”的名句还有: 1. 龙盾之合——先秦《小戎》 拼音:lóng dùn zhī hé 释义:古代贵族的龙盾上加个白铜环,环有舌钳入盾上。车箱裹钉上白铜橜柱,盾就挂在上面。 2. 龙旗十乘——先秦《玄鸟》 拼音:lóng qí shí chéng 释义:形容绘有龙纹的旗帜神圣庄严场面。 3. 龙旗阳阳——先秦《载见》 拼音:lóng qí yáng yáng 释义:形容绘有龙纹的旗帜迎风猎猎的神圣庄严场面。 3.关于龙的诗句二月二龙抬头, 风调雨顺好年头; 包谷棒子粗又大, 高梁谷子舞龙头。 《离骚》 屈原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何离心之可用兮,吾将远适以自疏。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绂而奔驰。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大意为: 为我驾起那娇健的飞龙, 乘上玉与象牙装饰的车辆。 心志不一岂能共处, 我将自己离去,适彼远方! 我的车队有千辆,排列整齐, 队伍威武,隆隆驱驰。 每辆车有八条蜿蜒的神龙牵曳, 车上飘动着五彩的云旗。 在古代七言与五言诗歌中,直接咏龙的不多见。《全唐诗》仅录唐初李硚一首:“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超。 ”北宋韩崎也有咏龙诗一首:“育德知何宅,逢辰或见灵。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4.《诗经》中“龙”的名句有哪些为龙为光——先秦《蓼萧》 拼音:wéi lóng wéi guāng 释义:为被天子恩宠而荣幸。 隰有游龙——先秦《山有扶苏 拼音:xí yǒu yóu lóng 释义:隰:低湿之地。游龙:游动的蛟龙 寓意是一条四处游动的孤独之人。 意思是:地市之地游动的蛟龙。《诗经》中含“龙”的名句还有: 龙盾之合——先秦《小戎》 拼音:lóng dùn zhī hé 释义:古代贵族的龙盾上加个白铜环,环有舌钳入盾上。 车箱裹钉上白铜橜柱,盾就挂在上面。龙旗十乘——先秦《玄鸟》 拼音:lóng qí shí chéng 释义:形容绘有龙纹的旗帜神圣庄严场面。 龙旗阳阳——先秦《载见》 拼音:lóng qí yáng yáng 释义:形容绘有龙纹的旗帜迎风猎猎的神圣庄严场面。 5.关于龙的诗歌有关龙的诗歌: 斯须九重真龙出, 一洗万古凡马空。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当年双桧是双童, 相对无言老更荒。 庭雪到腰埋不死, 如今化作雨苍龙。 (苏轼《塔前古桧》)。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何离心之可用兮,吾将远适以自疏。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绂而奔驰。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大意为: 为我驾起那娇健的飞龙, 乘上玉与象牙装饰的车辆。 心志不一岂能共处, 我将自己离去,适彼远方! 我的车队有千辆,排列整齐, 队伍威武,隆隆驱驰。 每辆车有八条蜿蜒的神龙牵曳, 车上飘动着五彩的云旗。) 6.关于龙的故事 诗歌叶公好龙 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曰:“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研,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经,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今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诗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敢托而去。” 注释 子张——孔子的学生,姓颛孙,名叫师,春秋时陈国人。子张是他的外号。 鲁哀公——春秋时代鲁国的国君,姓姬,名叫蒋。 士——封建社会里,对知识分子的泛称。 舍——音社,古代计算路程的单位,一舍等于三十里。 趼——音俭,同“茧”字,就是脚底上长出的硬皮,俗称老茧。 写——这里是用刀、笔刻画的意思。 窥——音亏窥伺,就是探望、偷看的意思。 牖——音有,窗户。 施——有意,伸出、延伸的意思。 诗——就是《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共三百零五篇,多数是民歌。这里所引的诗句,见《诗经》“小雅”的部分的《湿桑》篇。 敢——语助词,冒昧、对不起的意思,用在句子开头。 新序——我国一部古书的名称,是西汉著名经学家、散文家刘向编辑的。书中记述了许多的古代历史的故事。 评点 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 7.《诗经 郑风 山有扶苏》里的游龙,到底代表什么山有扶苏 【诗经·国风·郑风】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 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游龙:枝叶舒展的水荭。游:枝叶舒展的样子。 龙:通假字,通“茏”,茏,水荭。 《山有扶苏》描写女子恋情的失望。意中追求的子都、子充这样的美男子。结果却遇到的是狂且,狡童。诗以山有高大矫健的大树与美丽鲜艳的水中花相配,兴言男子与女子相配得宜,引出女子的失意,造成反差,形成对照,增强了反衬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