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扎染艺术的诗句

1.形容刺绣的诗句

1)咏绣障(唐·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娇 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 引得黄莺下柳条 2)绣(唐·罗隐) 一片丝罗轻似水 洞房西室女工劳 花随玉指添春色 鸟逐金针长羽毛 蜀锦谩夸声自责 越绫虚说价犹高 可中用作鸳鸯被 红叶枝枝不碍刀 3)九张机(宋·无名氏) 一张机 采桑陌上试春衣 风晴日暖慵无力 桃花枝上 啼莺言语 不肯放人归 两张机 行人立马意迟迟 深心未忍轻分付 回头一笑 花间归去 只恐被花知 三张机 吴蚕已老燕雏飞 东风宴罢长洲苑 轻绡催趁 馆娃宫女 要换舞时衣 四张机 咿哑声里暗颦眉 回梭织朵垂莲子 盘花易绾 愁心难整 脉脉乱如丝 五张机 横纹织就沈郎诗 中心一句无人会 不言愁恨 不言憔悴 只恁寄相思 六张机 行行都是耍花儿 花间更有双蝴蝶 停梭一晌 闲窗影里 独自看多时 七张机 鸳鸯织就又迟疑 只恐被人轻裁剪 分飞两处 一场离恨 何计再相随 八张机 回纹知是阿谁诗 织成一片凄凉意 行行读遍 厌厌无语 不忍更寻思 九张机 双花双叶又双枝 薄情自古多离别 从头到底 将心萦系 穿过一条丝 唵哈哈哈微三摩地梭哈。

2.形容艺术的诗句

一·关于琴的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泠泠秋泉韵,贮在龙凤池。油油春云心,一杯可致之。

自古有琴酒,得此味者稀。只应康与籍,及我三心知。

——白居易《对琴酒》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王昌龄《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李白《听蜀僧氵睿琴》

十指生秋水,数声弹夕阳。不知君此曲,曾断几人肠?

心造虚无外,弦鸣指甲间。夜来宫调罢,明月满空山。

声出五音表,弹超十指外。鸟啼花落处,曲罢对春风。

——白玉蟾《无题》

五音六律十三徽,龙吟鹤响思庖羲。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生松树枝。

——卢仝《风中琴》

二·关于棋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登观音台望城 白居易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2]如种菜畦。

遥认微微入朝火[3],一条星宿五门西。

--------------------------------------------------------------------------------

别房太尉墓 杜甫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

江村 杜甫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3.介绍扎染技术

扎染,古称绞缬,是中国一种传统的手工印染工艺。

扎染起源于何时,目前尚无定论。不过据推测,这种印染工艺当在夹缬之前。

因为早期扎染的防染工艺较为简便,仅用针、线作工具即可。又因我国丝织品产生较早,印染工艺也很发达,扎染与丝织面料之结合可谓珠联璧合。

从现存最早的扎染制品来看,是出于新疆地区公元408年东晋时期的作品。如此看来,扎染这种工艺早在东晋已相当成熟。

史载唐代时,由于经济的繁荣,扎染工艺也着实兴旺了一阵。当时著名的纹样有“鱼子缬”、“撮晕缬”、“玛瑙缬”、“唐胎缬”等等。

色彩有大红、茄紫、墨绿等色。不过即便在盛唐时期,能穿着扎染服饰的也只能是达官贵族,一般的平民还是不敢问津的。

宋时,为抑制侈靡、提倡素朴、重振国运、以安社稷,政府曾下令禁止扎染工艺的生产及使用。以后随着战乱不休、兵荒马乱局面的出现,扎染工艺便日趋衰落。

然而,同时期的邻国日本,却将我国的扎染工艺视作国宝。至今在日本的东大寺内,还保存着我国唐代的五彩绞缬。

经过数百年的工艺演变,扎染工艺的防染手段已有几十种,染色也从单色演变成复色的多次浸染。扎染纹样具有从中心向四周成辐射状的工艺效果,扎染纹样的生动与丝绸面料的飘逸相谐成趣。

因此过种古老的印染工艺至今仍有极大的魅力。 扎染的防染手段很多。

最简便的是将面料折叠后用线绳捆扎,经染色后再拆掉线绳,面料上就出现了色彩斑斓的画面。古时还用小米粒扎进面料内,染出点点小花,或许就是“鱼子缬”的印染法了。

古时染料一般用植物染料,亦称草木染。常用染料有红花、紫草、蓝靛等。

从宋代的印染工艺看,扎染是城市作坊常见的印染方法,应用面较广。 凤凰扎染艺术历史悠久,其扎染印花布纯美典雅,原始古朴。

是凤凰民族民间工艺品中的精品。 扎染印花布制作工艺程序复杂,要先将各种图案投影在木板上并雕刻成模板,而后将布料置于两块模板间,再将特制的染沐灌入夹好的花模空白处,这叫凸染。

手染是把花模板压在平展的布面上,然后用特制的染沐刷浸,稍干后揭开模板即可。 扎染印花布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制成壁挂、屏风、被面、桌罩、衣物等,成品独具特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民族韵味。

4.描写艺术美的诗句

作者:李白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

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叹君倜傥才,标举冠群英。

开筵引祖帐,慰此远徂征。鞍马若浮云,送余骠骑亭。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十月到幽州,戈鋋若罗星。

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

心知不得意(一作语),却欲栖蓬瀛。弯弧惧天狼,挟矢不敢张。

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无人贵骏骨,騄耳空腾骧。

乐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蹉跎(一作苍茫)不得意,驱马还贵乡。

逢君听弦歌,肃穆坐华堂。百里独太古,陶然卧羲皇。

征乐昌乐馆,开筵列壶觞。贤豪间青娥,对烛俨成行。

醉舞纷绮席,清歌绕飞梁。欢娱未终朝,秩满(一作解印)归咸阳。

祖道拥万人,供帐遥相望。一别隔千里,荣枯异炎凉。

炎凉几度改,九土中横溃。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

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函关壮帝居,国命悬哥舒。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凶渠。

公卿如犬羊,忠谠醢与菹。二圣出游豫,两京遂丘墟。

帝子许专征,秉旄控强楚。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

人心失去就,贼势腾风雨。惟君固房陵,诚节冠终古。

仆卧香炉顶,餐霞漱瑶泉。门开九江转,枕下五湖连。

半夜水军来,浔阳满旌旃。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

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

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扫荡六合清,仍为负霜草。

日月无偏照,何由诉苍昊。良牧称神明,深仁恤交道。

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

樊山霸气尽,寥落天地秋。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万舸此中来,连帆过扬州。送此万里目,旷然散我愁(一作烦)。

纱窗倚天开,水树绿如发。窥日(一作光)畏衔山,促酒喜得月。

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呼来上云梯,含笑出帘栊。

对客《小垂手》,罗衣舞春风。宾跪请休息,主人情未极。

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朱门拥虎士,列戟何森森。

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登楼(一作台)坐(一作入)水阁,吐论多英(一作奇)音。

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谓我不愧君,青鸟(一作鸾)明丹心。

五色云间鹊,飞鸣天上来。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

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君登凤池去,忽弃贾生才。

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旌旆夹两山,黄河当中流。连鸡不得进,饮马空夷犹。

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头。

5.表达艺术的诗词

一·关于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泠泠秋泉韵,贮在龙凤池.油油春云心,一杯可致之.自古有琴酒,得此味者稀.只应康与籍,及我三心知.——白居易《对琴酒》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王昌龄《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氵睿琴》十指生秋水,数声弹夕阳.不知君此曲,曾断几人肠?心造虚无外,弦鸣指甲间.夜来宫调罢,明月满空山.声出五音表,弹超十指外.鸟啼花落处,曲罢对春风.——白玉蟾《无题》五音六律十三徽,龙吟鹤响思庖羲.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生松树枝.——卢仝《风中琴》二·关于棋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登观音台望城 白居易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2]如种菜畦. 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别房太尉墓 杜甫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江村 杜甫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更漏子 冯延巳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夜初长,人近别, 梦断一窗残月. 鹦鹉睡,蟪蛄鸣, 西风寒未成.

红蜡烛,半棋局, 床上画屏山绿. 搴绣幌,倚瑶琴, 前欢泪满襟.杨柳枝 温庭筠内容 到百度里查

井底点灯深烛伊,

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

弈棋二首呈任渐 黄庭坚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

坐隐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

簿书堆积尘生案,车马淹留客在门.

战胜将骄疑必败,果然终取敌兵翻.

弈棋二首呈任渐 黄庭坚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

湘东一目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孤山寺瑞上人房写望 林逋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底处凭栏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春来看雪天.

山中寄招叶秀才 林逋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夜鹤晓猿时复闻,寥寥长似耿离群.

月中未要恨丹桂,岭上且来看白云.

棋子不妨临水着,诗题兼好共僧分.

新忧他日荣名后,难得幽栖事静君.

6.写两句关于艺术的诗句

古筝艺术:在唐代诗人笔下,古筝艺术被淋漓尽致地描写出来,成为古筝史上辉煌的一页。

李白、岑参、卢纶、李端、刘禹锡、元稹、白居易、李商隐等数不清的诗人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古筝诗篇。白居易有近20首诗提到筝,在《筝》一诗中,描写了一女筝手的精妙表演:“云髻飘萧绿,花颜旖旎红,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

张牯在《筝》里有两句“夜风生碧柱,春水咽红弦”写出了古筝音色如水的特点。更有李端在《听筝》中写了三国的故事“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

欲待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诗中把周喻精通音律的技艺呈现在人们眼前。唐诗中有近百首诗句中写及古筝,从中可见古筝在唐代的发展状况。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编著的《筝艺》中收录描写古筝的唐诗21首。琵琶艺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jiān)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的《琵琶行》关于琴的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泠泠秋泉韵,贮在龙凤池。油油春云心,一杯可致之。

自古有琴酒,得此味者稀。只应康与籍,及我三心知。

——白居易《对琴酒》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王昌龄《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李白《听蜀僧氵睿琴》十指生秋水,数声弹夕阳。不知君此曲,曾断几人肠?心造虚无外,弦鸣指甲间。

夜来宫调罢,明月满空山。声出五音表,弹超十指外。

鸟啼花落处,曲罢对春风。——白玉蟾《无题》五音六律十三徽,龙吟鹤响思庖羲。

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生松树枝。——卢仝《风中琴》二·关于棋的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登观音台望城 白居易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2]如种菜畦。

遥认微微入朝火[3],一条星宿五门西。别房太尉墓 杜甫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更漏子 冯延巳 夜初长,人近别,梦断一窗残月。

鹦鹉睡,蟪蛄鸣,西风寒未成。红蜡烛,半棋局,床上画屏山绿。

搴绣幌,倚瑶琴,前欢泪满襟。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弈棋二首呈任渐 黄庭坚 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

坐隐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簿书堆积尘生案,车马淹留客在门。

战胜将骄疑必败,果然终取敌兵翻。弈棋二首呈任渐 黄庭坚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湘东一目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孤山寺瑞上人房写望 林逋 底处凭栏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春来看雪天。山中寄招叶秀才 林逋 夜鹤晓猿时复闻,寥寥长似耿离群。

月中未要恨丹桂,岭上且来看白云。棋子不妨临水着,诗题兼好共僧分。

新忧他日荣名后,难得幽栖事静君。

7.帮帮我,介绍一下扎染

【帮帮我,介绍一下扎染】 【扎染的概述】 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工艺,大理叫它为疙瘩花布、疙瘩花。

其加工过程是将织物折叠捆扎,或缝绞包绑,然后浸入色浆进行染色,染色是用板蓝根及其它天然植物,故对人体皮肤无任何伤害。扎染中各种捆扎技法的使用与多种染色技术结合,染成的图案纹样多变,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扎染在中国约有1500年的历史。

现存最早的实物是东晋年代的绞缬印花绢。唐代扎染发展到鼎盛时期,贵族穿绞缬的服饰成为时尚。

北宋时期因扎染制作复杂,耗费大量人工,朝廷曾一度明令禁止,从而导致扎染工艺衰落,以至消失。但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仍保留这一古老的技艺。

【扎染的溯源】 扎染有着悠久历史。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大理地区就有染织之法。

从唐代《南诏中兴国史画卷》和宋代《大理国画卷》中人物的衣着服饰来看,早在一千多年前,白族先民便掌握了印染技术。宋代《大理国画卷》所绘跟随国王礼佛的文臣武将中有两位武士头上戴的布冠套,同传统蓝地小团白花扎染十分相似,可能是大理扎染近千年前用于服饰的直观记录。

经过南诏、大理国至今的不断发展,扎染已成为颇具白族风情的手工印染艺术。 特别在盛唐年间,扎染在白族地区已成为民间时尚,扎染制品也成了向皇宫进献的贡品。

唐贞元十六年,南诏舞队到长安献艺,所着舞衣"裙襦鸟兽草木,文以八彩杂革"即为扎染而成。 十世纪,宋仁宗明令严禁扎染物品民用,把它作为宫廷专用品。

明清时期,洱海白族地区的染织技艺已到达很高的水平,出了染布行会,明朝洱海卫红布、清代喜洲布和大理布均是名噪一时的畅销产品。 【扎染的制作方法】 扎染的制作方法别具一格,旧籍生动地描述了古人制作扎染的工艺过程:"‘撷’撮采线结之,而后染色。

即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原色,余则入染矣,其色斑斓。"扎染的主要步骤有画刷图案、绞扎、浸泡、染布、蒸煮、晒干、拆线、漂洗、碾布等,其中主要有扎花、浸染两道工序,技术关键是绞扎手法和染色技艺。

染缸、染棒、晒架、石碾等是扎染的主要工具。 1、扎花 扎花,原名扎疙瘩,即在布料选好后,按花纹图案要求,在布料上分别使用撮皱、折叠、翻卷、挤揪等方法,使之成为一定形状,然后用针线一针一针地缝合或缠扎,将其扎紧缝严,让布料变成一串串"疙瘩"。

扎染用的布料过去完全采用白族自家手工织的较粗的白棉土布,现在土布已较少,主要用工业机织生白布、包装布等布料,吸水性强,质地柔软。先由民间美术设计人员根据民间传统和市场的需要,加上自己一定的创作,画出各式各样的图案,由印工用刺了洞的蜡纸在生白布上印下设计好的图案,再由妇女将布领去,用细致的手工按图案缝上,再送到扎染厂或各家染坊。

2、浸染 浸染,即将扎好"疙瘩"的布料先用清水浸泡一下,再放入染缸里,或浸泡冷染,或加温煮热染,经一定时间后捞出晾干,然后再将布料放入染缸浸染。如此反复浸染,每浸一次色深一层,即"青出于蓝"。

缝了线的部分,因染料浸染不到,自然成了好看的花纹图案,又因为人们在缝扎时针脚不一、染料浸染的程度不一,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染出的成品很少一模一样,其艺术意味也就多了一些。 浸染到一定的程度后,最后捞出放入清水将多余的染料漂除,晾干后拆去缬结,将"疙瘩"挑开,熨平整,被线扎缠缝合的部分末受色,呈现出空心状的白布色,便是"花";其余部分成深蓝色,即是"地",便出现蓝底白花的图案花纹来,至此,一块漂亮的扎染布就完成了。

"花"和"地"之间往往还呈现出一定的过渡性渐变的效果,多冰裂纹,自然天成,生动活泼,克服了画面、图案的呆板,使得花色更显丰富自然。 浸染采用手工反复浸染工艺,形成以花形为中心,变幻玄妙的多层次晕纹,凝重素雅,古朴雅致。

扎染取材广泛,常以当地的山川风物作为创作素材,其图案或苍山彩云,或洱海浪花,或塔荫蝶影,或神话传说,或民族风情,或花鸟鱼虫,妙趣天成,千姿百态。在浸染过程中,由于花纹的边界受到蓝靛溶液的浸润,图案产生自然晕纹,青里带翠,凝重素雅,薄如烟雾,轻若蝉翅,似梦似幻,若隐若现,韵味别致。

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拙趣。 【用途】 现在扎染普遍应用在壁挂、丝巾以及服饰上面。

扎染壁挂是扎染产品中提炼出的最高的一种工艺,它溶合了设计师与扎染之间的伟大创造,将所有的技巧与精华表现出来,产生现代艺术——染缬壁挂。 丝巾是现代妇女的一种装饰品。

起到美化生活、点缀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台布则是家居装饰的一个品种,丝巾、台布种类繁多,尺寸不一,其色彩艳丽,古朴。新颖,深受国内外友人的欢迎和喜爱。

扎染服饰可表现在许多方面,如全棉汗衫,连衣裙,半裙,上装,裤子,袜子等。花形有自然花纹与定位花形,穿上此装,具有回归自然的感觉。

扎染可用在真丝、全棉、化纤、皮革、麻、毛等面料上。件与长度不限,匹料生产不开剪,不破损,使客户任意使用裁剪。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