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唐诗收录主要是那些诗歌《全唐诗》是清朝初年编修的汇集唐代诗歌的总集,全书共九百卷。 共收录唐代诗人二千五百二十九人的诗作四万二千八百六十三首。 流行于初盛唐期间的民间词,是词的萌芽阶段。 盛唐文人所写的曲子词基本上都是整齐的五言、七言形式,个别为长短句。 到中唐,文人开始认真地倚声填词。 元和年间后,文人填词逐渐增多,词正式成为一体。但是,此时文人运用曲调的范围还比较狭窄,就现存资料看他们常用的是有限的十几个曲调,如《一七令》、《忆长安》、《调笑》、《三台》等,不过在语言上,他们开始引入近体诗的语言,写来精致凝炼、细腻华美。 这样,文人诗的语言及思想感情便开始渗入词中,使词逐渐脱离原来的淳朴真挚、朴素生动但又粗糙简陋的原始状态,形成一种正式的文人文学体裁。到晚唐,温庭筠的词以浓艳的色彩、华丽的词藻、细腻的手法来描绘形象和刻画心理,形成了一种香而软、密而隐的艺术风格。 这是文人词趋于成熟形态的一个标志。温庭筠之后,写词的文人越来越多。 到五代十国时期,倚声填词更尉为成风。西蜀与南唐二地,经济文化最为发达,成为词人汇集的两大基地。 西蜀词人的词大多收集在《花间集》里。西蜀花间词人中,以韦庄的成就最高;而南唐词人中则以李璟、李煜、冯延巳最为出色。 2.全唐诗 全15册怎么样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读了一本辽宁籍学者的《唐诗赏论》,被他描述和引用的孟浩然深深吸引,就翻开了一直默默地待在我家书架上的这部《全唐诗广选新注集评》。 引用的时候不可能提到这部书,要细读某个诗人的作品这部书也不足为凭,它能带来的只是纯粹的阅读乐趣。中华书局排得密密麻麻的《全唐诗》恐怕只能用作研究工具,但这部书就不一样了,简体横排,有注有评,非常便利,也因此没堵上一个小学生的阅读道路。 长大之后回头看,虽然注里有不少错误(最好玩的是王维有一句诗“草趫牧豪猪”,注曰,“一种身上长满刺的猪”),但至少从杜甫李商隐的部分来看,这部书的注参考了那些有名的注本。评论的部分也甚是方便,颇添读趣,尽管并不完备,对理解诗文还是很有帮助的。 而且印到脑子里之后就可以顺手拈来,然后按图索骥就能找到评论原文,所以即便从做学问的角度出发,这部书对读者也很有裨益。所收李商隐的诗每一篇都附了评论,和他同一待遇的诗人就只有韦应物,只不过韦的诗收的太少。 老杜大概有一二篇没有附上评论,其中有一首是难得一见的仄韵五律,但从诗歌内容来讲似乎无甚可观,没有评论也属正常,不过谁又敢轻言老杜的哪首诗没有内涵呢。不少晚唐诗人的篇后都附了金圣叹的《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即便而今受了宇文所安的洗礼,也依旧觉得他的慧眼不可企及。 另外,我读的是旧版,纸色发暗,字体虽然平平淡淡,看起来却雅致的紧,大概是沾了诗本身的光吧。 我从孟浩然开始,慢慢转移到王维、张九龄、王昌龄、崔国辅这些同收在第二册的大家,再到第八册的杜牧、许浑、李商隐、赵嘏、马戴,然后是第六册的李贺,然后有一天与看似平平淡淡的第五册中的韦应物蓦然相遇,到高中最吃劲的时候一下子喜欢上了李白(重新发现了李白,时髦地说),上了大学之后迷上了杜甫,发现一众现代诗人在列举自己最爱的诗人时,都不忘了在博尔赫斯、布罗茨基、阿什贝利、里尔克、洛尔加的名字后头,加上一个他。 想起宇文所安在一本书的最后一段极抒情的话,大意就是他一直都有那样一个想象,而且坚信它早晚会成为现实,那就是将来不管在中国还在美国,学童们都要在课上朗读背诵老杜的诗,他们当时会对之生厌,然而遍历人事之后,有一天脑海里自然而然地浮现出那些诗句,就会细细咀嚼,然后回家,再次翻开他的诗集,深深地爱上那些伟大的诗篇。 3.小说,经典诗句1 柳永 凤栖梧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 佚名 诗经·邶风·击鼓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3 秦观 鹊桥仙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4 李白 三五七言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5 佚名 凤求凰·琴歌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6 郑愁予 赋别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7 李白 三五七言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8 元稹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9 曹植 明月上高楼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10 纳兰性德 虞美人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11 张籍 节妇吟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12 席慕蓉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13 陈衡恪 题春绮遗像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14 梁启超 台湾竹枝词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15 徐干 室思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16 司马光 西江月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17 龚自珍 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8 张先 千秋岁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19 黄景仁 绮怀诗二首其一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0 李商隐 无题六首其三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21 李商隐 暮秋独游曲江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22 纳兰性德 摊破浣溪沙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23 李商隐 锦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4 张仲素 燕子楼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25 元好问 摸鱼儿二首其一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26 李商隐 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27 张可久 塞鸿秋 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28 徐再思 折桂令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29 李冠 蝶恋花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30 苏轼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31 佚名 诗经·唐风·绸缪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32 白居易 长恨歌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33 白居易 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34 文廷式 蝶恋花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35 曹雪芹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36 李商隐 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37 况周颐 减字浣溪沙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38 欧阳修 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39 佚名 诗经·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40 欧阳修 玉楼春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41 柳永 雨霖铃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42 李之仪 卜算子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43 晏几道 临江仙二首其二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44 陈陶 陇西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45 辛弃疾 摸鱼儿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46 温庭筠 更漏子三首其三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47 苏武 结发为夫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48 聂胜琼 鹧鸪天 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49 柳永 昼夜乐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50 李白 长相思二首其一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4.《全唐诗是什么季节的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 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接着是〈联句〉、〈逸句〉、〈名媛〉、〈僧〉、〈道士〉、〈仙〉、〈神〉、〈鬼〉、〈怪〉、〈梦〉、〈谐谑〉、〈判〉、〈歌〉、〈谶记〉、〈语〉、〈谚谜〉、〈谣〉、〈酒令〉、〈占辞〉、〈蒙求〉,最后为〈补遗〉、〈词缀〉。 5.全唐诗鉴赏辞典 和 全唐诗 有什么不同价格上的不同和出版社的不同。 另外《 全唐诗鉴赏辞典》是重在鉴赏上,收集的大部分都是名家或有名的诗词,当然它也收的很全,一些个小有名气但是可以反映唐代某个时节的诗人的作品太也有收入。 是在全的基础上以鉴赏和普及唐诗教学为主的。 所以搂住要考中文研究生的话就看这本书。 《全唐诗》则是很齐全,但是在鉴赏上就没有《全唐诗鉴赏辞典》权威。 所以楼主看你是做什么用吧,这两本书都是唐诗类书籍的权威性书籍。 要为了考试就看《全唐诗鉴赏辞典》 要是纯属个人爱好怡清的话就看《全唐诗》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6.《全唐诗》是如何校订补遗的在充分利用季胡二书的基础上, 编修诸臣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校订补遗工作。 一、增补诗什,《全唐诗》卷八八二 以下补遗七卷,系据季胡二人未用的《唐百家诗选》、《分门纂类唐歌诗》残本、《古今岁时杂咏》等书及石刻资料编成,正编各家诗亦有少量增补。二、考订辨误,包括六朝人误作唐人如陈昭、卫敬瑜妻等;六朝诗误归唐人,如吴均、刘孝 胜诗误归曹邺;误将诗题中人名视作撰者,如上官仪《高密公主挽词》作高密 诗,皆一一作了订正。 三、据所见善本唐人诗集,增加了部分校语。季胡二书校 记皆注明出处,诸臣将出处全部抹去,仅注为“一作某”。 四、重新调整了小 传。删繁就简,并将二书所附作者生平资料删去。 五、删去胡书末之“道家章 咒、释氏偈颂二十八卷”。六、重新安排全书序次,“首诸帝,次后妃,次宗室 诸王,次公主,……次臣工,次闺秀,次释道”,末附神仙、鬼怪、嘲谑、歌谣 谅语、词等类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