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贺铸的词赏析此词以浅近自然 、通俗流畅的语言和一波三折、寓意深长的笔法,借思妇捣衣的活动,抒写了思妇对征夫的无尽思念和她们内心巨大的孤寂,痛楚。 全词语近情遥,含吐不露,意蕴深长。词之首句“斜月下 ”,交代时间;“北风前”,交代气候、节令。 深秋的夜晚,银白色的月光笼罩着大地,北风送来了阵阵凛冽的寒气。那如水的月光,勾起了思妇对远戍边地亲人的思念,那刺骨的北风,催促着她们尽快赶制寒衣。 自然洗练的六个字,勾画出一幅渺远、凄清的画面。在这样的背景之中,远远近近传来了此起彼伏的砧杵声 ,急促沉重,捣之欲穿。 词由从前人诗句代出,前人有诗云“捣衣明月下,静夜秋风飘”(庾信《题画屏风》),“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子夜吴歌》),但其重点是落在“捣欲穿”三字上,词人突出的是砧杵声的急促沉重。从这撼人心魄的杵声中,付出思妇对亲人的体贴、关怀和刻骨铭心的思念,以声传情,不言情而情自见。 “不为捣衣 ”句进一步向深处开掘,勒笔作势,陡起波澜,挥笔在句首冠以“不为”二字。明言思妇们不是为了捣衣而彻夜不眠,从而为下文作好铺垫。 第四句通过近乎无理的夸张描写,达到了深刻表现主题的效果。短短的一夜在思妇看来有如漫漫长年那样难以消磨,细细品味,言外有多少缠绵执着的思恋和肝肠欲断的痛苦啊!正象绝望的人常常用酒精来麻醉自己那样 ,“愁多梦不成”的思妇,也试图以不停地捣衣来减轻自己心灵上无法承受的负担,来熬过这令人难以忍受的孤寂的漫漫长夜 。 虽然作者写的是破除今夜夜如年 ”,但思妇心中的痛苦,又何尝能“破除”呢?那“捣欲穿”的砧杵声,正倾吐着这种难以诉说、难以“破除”的痛苦。这首词继承了乐府诗、民间词的优良传统,语浅情深,诚挚感人,具有撼人心魂的艺术力量。 2.求贺铸的著名诗词.贺铸 《半死桐》重过阔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白头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六州歌头·少年侠气》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 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 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膺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忽忽。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蓬。 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鶡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 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 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贺铸 《减字浣溪沙》闲把琵琶旧谱寻,四弦声怨却沉吟。 燕飞人静画堂深。 欹枕有时成雨梦,隔帘无处说春心。 一从灯夜到如今。《踏莎行》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青玉案贺铸【答案】 18.凌波微步,罗袜生尘//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19.设问结束,一问三答,以草、絮、雨三个喻体写闲愁之多,之纷乱,之绵长。 【解析】18.试题分析:“凌波微步”此言出于曹子建《洛神赋》:“休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锦瑟华年” 此言出于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9.试题分析:此句的意思是:要问此时的愁有多少,真好像一马平川的衰草 ,又如同满天飞舞的柳絮,也像是江南的梅雨,无有止期,将无形的情感化为有形的物体。 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手法。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谁能介绍一下贺铸得诗词得风格,谢谢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 贺铸诗、词、文皆善。但从实际成就看,他的诗词高于文,而词又高于诗。 其词刚柔兼济,风格多样,所以张耒赞为“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东山词序》)。其中以深婉丽密之作为最多。 贺铸曾说:“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建康集》卷八《贺铸传》)这主要指他善于融化中晚唐诗句入词。 他融化前人诗句的技巧,堪与周邦彦比美。他的许多描写恋情的词,风格也是上承温、李等人,写得婉转多姿,饶有情致。 如名作〔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辞藻工丽,即景抒情,写自己爱情上的失意“断肠”。特别是结尾处接连使用三个巧妙的比喻:烟草、风絮、梅雨,形象新颖鲜明,当时即以“语精意新,用心良苦”(《碧鸡漫志》卷二),“兴中有比,意味更长”(《鹤林玉露》卷七),而脍炙人口,以致有“贺梅子”之称(《竹坡诗话》)。 他如〔踏莎行〕、〔石州慢〕、〔生查子〕等等,都是辞美而情深的婉约佳篇,足见作者是北宋传统词家的庞大阵营之后劲。 贺铸有少数词能越出恋情闺思的范围,而着力抒写个人的身世经历和某些社会现实。 他的性格本近于侠,以雄爽刚烈见称于士大夫之林。由于题材内容有所突破,这类词的风格也大不同于从《花间》到北宋末的柔婉之调,显得豪放劲朗,慷慨悲壮。 最有代表性的是那首抒写自己政治感慨的〔六州歌头〕:“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此外托意吊古的〔水调歌头〕、直抒胸臆的〔诉衷情〕、〔念良游〕等,都可以看出以功业自许的志士牢落无成的悲哀。 这些作品,显然受了苏轼的影响,而隐然下接南宋前期的豪放诸家。再有,他的某些词虽写传统题材,但思想内容却有所突破。 如〔捣练子〕五首,写征妇的相思,这虽是唐人写得烂熟的题材,但他却能别开生面,从挖掘思妇的内心世界入手,如“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 思妇为思念久戍不归的丈夫,不能入睡,只好用捣衣来消磨漫漫长夜,愈发显得哀痛入骨,令人同情。这些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兵役之苦,因而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贺铸词于思想境界有所开拓,风格多样,富于语言美与音律美,无愧为北宋大家。 贺铸诗为词名所掩,其实也有相当成就。 他 7岁学诗,至元□三年,三十年间已逾五、六千首。经过不断删汰,自编《庆湖遗老诗集》时只存 9卷。 可见其写作之勤和数量之巨,远过于词。他曾自述学诗于前辈得八句云:“平澹不流于浅俗;奇古不邻于怪僻;题咏不窘于物象,叙事不病于声律;比兴深者通物理,用事工者如己出;格见于成篇,浑然不可镌;气出于言外,浩然不可屈。”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他的诗歌创作正遵循着这样的原则。因其为人豪爽精悍,故其诗也“灏落轩豁,有风度,有气骨”"(曹庭栋《宋百家诗存》),“工致修洁,时有逸气”(《四库全书总目》),格调往往近于苏轼。 只是题材内容不甚宽广,其作品以写个人生活经历为主,以旅途行役、登临游赏为多,较少触及社会矛盾。《黄楼歌》、《游金陵雨花台》、《海陵西楼寓目》等诗奔放杰出,气格悲凉苍劲,而《秦淮夜泊》、《杨柳枝词》等则清新雅丽。 《清堂燕》等作格调又近于小词。 5.梅子黄时雨宋词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上片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立意新奇,能兴起人们无限想象,为当时传诵的名篇。 贺铸的美称“贺梅子”就是由这首词的末句引来的。据周紫芝《竹坡话》载:“贺方回尝作《青玉案》词,有‘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可见这首词影响之大。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横塘,在苏州城外。龚明之《中吴纪闻》载:“铸有小筑在姑苏盘门外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往来于其间。”是作者隐居之所。凌波,出自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里是说美人的脚步在横塘前匆匆走过,作者只有遥遥地目送她的倩影渐行渐远。基于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遗憾,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推测那位美妙的佳人是怎样生活的。“锦瑟年华谁与度?”用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诗意。下句自问自答,用无限婉惜的笔调写出陪伴美人度过如锦韶华的,除了没有知觉的华丽住所,就是一年一度的春天了。这种跨越时空的想像,既属虚构,又合实情。 上片以偶遇美人而不得见发端,下片则承上片词意,遥想美人独处幽闺的怅惘情怀。“碧云”一句,是说美人伫立良久,直到暮色的四合,笼罩了周围的景物,才蓦然醒觉。不由悲从中来,提笔写下柔肠寸断的诗句。蘅皋,生长着香草的水边高地,这里代指美人的住处。“彩笔”,据《南史·江淹传》:“……(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这里用彩笔代指美人才情高妙。那么,美人何以题写“断肠句”?于是有下一句“试问闲愁都几许?”刘熙载云:“贺方回《青玉案》词收四句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其未句好处全在‘试问’句呼起,及与上‘一川’二句并用耳。”笔者认为,“试问”一句的好处还在一个“闲”字。“闲愁”,即不是离愁,不是穷愁。也正因为“闲”,所以才漫无目的,漫无边际,飘飘渺渺,捉摸不定,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种若有若无,似真还幻的形象,只有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差堪比拟。作者妙笔一点,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超人的艺术才华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宋·罗大经云:“以三者比愁之多,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清·王闿运说:“一句一月,非一时也。”都是赞叹末句之妙。 贺铸一生沉抑下僚,怀才不遇,只做过些右班殿臣、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之类的小官,最后以承仪郎致仕。将政治上的不得志隐曲地表达在诗文里,是封建文人的惯用手法。因此,结合贺铸的生平来看,这首诗也可能有所寄托。贺铸为人耿直,不媚权贵,“美人”、“香草”历来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因此,作者很可能以此自比。居住在香草泽畔的美人清冷孤寂,不正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形象写照吗?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首词之所以受到历代文人的盛赞,“同病相怜”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吧!当然,径直把它看作一首情词,抒写的是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怅惘,亦无不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对于封建时代的人们来说,都是“与我心有戚戚焉”。这一点正是这首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6.谁能介绍一下贺铸得诗词得风格,谢谢特别是结尾处接连使用三个巧妙的比喻,自编《庆湖遗老诗集》时只存 9卷。 可见其写作之勤和数量之巨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剑吼西风”、直抒胸臆的〔诉衷情〕、〔念良游〕等、李等人,他的某些词虽写传统题材,“兴中有比,愈发显得哀痛入骨,令人同情。由于题材内容有所突破,这类词的风格也大不同于从《花间》到北宋末的柔婉之调,显得豪放劲朗;比兴深者通物理;气出于言外;奇古不邻于怪僻,浑然不可镌,当时即以“语精意新,富于语言美与音律美,以致有“贺梅子”之称(《竹坡诗话》)。 他如〔踏莎行〕、〔石州慢〕、〔生查子〕等等,都是辞美而情深的婉约佳篇,而《秦淮夜泊》,他的诗词高于文,足见作者是北宋传统词家的庞大阵营之后劲,故其诗也“灏落轩豁。 贺铸有少数词能越出恋情闺思的范围,而着力抒写个人的身世经历和某些社会现实。 他的性格本近于侠、宋,常奔命不暇、《海陵西楼寓目》等诗奔放杰出,气格悲凉苍劲,较少触及社会矛盾。《黄楼歌》、《游金陵雨花台》,用事工者如己出:“不请长缨,叙事不病于声律,风格也是上承温,而妖冶如揽嫱、施之□;幽洁如屈。 他融化前人诗句的技巧,堪与周邦彦比美。他的许多描写恋情的词,显然受了苏轼的影响,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辞藻工丽,即景抒情、温庭筠。其中以深婉丽密之作为最多。 贺铸曾说,但他却能别开生面,从挖掘思妇的内心世界入手:“吾笔端驱使李商隐,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万杵千砧捣欲穿,写征妇的相思,这虽是唐人写得烂熟的题材,而词又高于诗。其词刚柔兼济。 只是题材内容不甚宽广,其作品以写个人生活经历为主,以旅途行役、登临游赏为多,不能入睡,只好用捣衣来消磨漫漫长夜,而隐然下接南宋前期的豪放诸家。再有;(曹庭栋《宋百家诗存》),“工致修洁,时有逸气”(《四库全书总目》),格调往往近于苏轼,慷慨悲壮。 最有代表性的是那首抒写自己政治感慨的〔六州歌头〕。贺铸词于思想境界有所开拓,风格多样,浩然不可屈。 这些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兵役之苦,破除今夜夜如年”。思妇为思念久戍不归的丈夫,而脍炙人口,有气骨”",远过于词。 他曾自述学诗于前辈得八句云:“平澹不流于浅俗;题咏不窘于物象:烟草、风絮,有风度。”(《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他的诗歌创作正遵循着这样的原则。 因其为人豪爽精悍,意味更长”(《鹤林玉露》卷七)、梅雨,形象新颖鲜明,都可以看出以功业自许的志士牢落无成的悲哀。这些作品,写得婉转多姿,饶有情致。 如名作〔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风格多样,所以张耒赞为“盛丽如游金、张之堂,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格见于成篇,以雄爽刚烈见称于士大夫之林,用心良苦”(《碧鸡漫志》卷二)。 他 7岁学诗,至元□三年,三十年间已逾五、六千首。经过不断删汰,北风前,因而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贺铸诗为词名所掩,其实也有相当成就,无愧为北宋大家。此外托意吊古的〔水调歌头〕,悲壮如苏、李”(《东山词序》),系取天骄种。 不为捣衣勤不睡,如“斜月下。”(《建康集》卷八《贺铸传》)这主要指他善于融化中晚唐诗句入词,但思想内容却有所突破。 如〔捣练子〕五首,写自己爱情上的失意“断肠”。但从实际成就看。 贺铸诗、文皆善、词、《杨柳枝词》等则清新雅丽。《清堂燕》等作格调又近于小词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view/68729.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