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

向来动脚已谬,末后濡尾转非。
伏生力辞不至,申公不合而归。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向来动脚已谬,末后濡尾转非。伏生力辞不至,申公不合而归。》,作者不详。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通过描述两位古代学者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学术追求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首先,诗中的“向来动脚已谬,末后濡尾转非”两句,通过对比和转折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学术追求的独特见解。动脚指的是伏生在汉代为了传授《尚书》而四处奔波,而濡尾则是指申公在晚年时离开了自己的学术道路。这两位学者的经历在作者看来都是值得尊敬的,他们都在自己的学术道路上坚持到底,即使面临困难和挫折。 “伏生力辞不至,申公不合而归。”这两句则直接描述了两位学者的行为和选择。伏生在面对朝廷的邀请时,他坚决地拒绝了,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学术已经传授给了学生,没有必要再接受官方的认可。申公则是在晚年时选择了离开自己的学术领域,这并不是因为他的学术水平不够或者受到了排斥,而是他根据自己的内心选择了一条新的道路。 最后,“末后濡尾转非”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学术追求的感慨和反思。在学术领域中,有时候我们会面临各种诱惑和压力,甚至会因为这些因素而改变自己的学术道路。然而,正如申公离开自己的领域一样,真正的学者应该有自己的坚持和信仰,不应该被外界因素所左右。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学术追求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学者应该有自己的信仰和坚持,不应该被外界因素所左右。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压力时,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不断追求自己的学术理想。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