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登城五首》

漫费人蒸土,常如物溃堤。
傍疑为息壤,下恐有蟠泥。
作品赏析
这首诗《漫费人蒸土,常如物溃堤。
傍疑为息壤,下恐有蟠泥。》是一首对自然现象的生动描绘,同时也寓含着对人类行为的深刻反思。 首句“漫费人蒸土”,形象地描绘了水漫过堤岸的情景,仿佛人们像蒸土一样被白白浪费。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水势浩大、漫过堤岸的情景比作人们被浪费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类行为的不满和批评。 “常如物溃堤”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浪费现象的普遍性和持续性,就像物品溃决堤防一样,人类的行为也常常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傍疑为息壤”中的“傍疑”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疑惑和不解,同时也暗示了人类行为的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性。在这里,作者将自然现象比作传说中的息壤,这是一种能够自我增长、自我修复的神奇土壤,暗示了人类行为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 最后一句“下恐有蟠泥”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类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的担忧。这里用“蟠泥”来形容堤防下的淤泥,暗示着堤防下的淤泥可能引发洪水等灾害。作者以此表达了对人类行为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的担忧,提醒人们要珍惜资源、节约能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水漫过堤岸的自然现象,表达了对人类行为的深刻反思和对资源浪费的担忧。诗人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自然现象与人类行为相结合,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警示意义。
相关诗词
  • 1
    [魏晋]
    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
    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
    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
    登城望亭燧,翩翩飞戍旗。
    行者不顾反,出门与家辞。
    子弟多俘虏,哭泣无已时。
    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
    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谘。
  • 2
    [近代]
    两字功名百战哀,江山无改此登台。
    举杯独酌看周易,樊口江鱼下酒来。
  • 3
    [魏晋]
    登城隅兮临长江。
    极望无涯兮思填胸。
    鱼瀺灂兮鸟缤翻。
    泽雉游凫兮戏中园。
    秋风厉兮鸿鴈征。
    蟋蟀嘈嘈兮晨夜鸣。
    落叶飘兮枯枝竦。
    百草零落兮覆畦垄。
    时光逝兮年易尽。
    感彼岁暮兮怅自愍。
    廓羁旅兮滞野都。
    愿御北风兮忽归徂。
    惟金石兮幽且清。
    林郁茂兮芳卉盈。
    玄泉流兮萦丘阜。
    阁馆萧寥兮荫丛柳。
    吹长笛兮弹五弦。
    高歌凌云兮乐余年。
    舒篇卷兮与圣谈。
    释冕投绂兮希聃。
    超逍遥兮绝尘埃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