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挽郑计院》

方与誉髦连茹进,忽然避弋下乔来。
空令归访盟鸥社,不使重登市骏台。
古有孟尝能好客,今无鲍叔青分财。
吾衰难秉铭幽笔,短些凄凉不尽哀。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哀伤与感慨的诗。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种对生活变迁、世事无常的深深哀叹。 首联“方与誉髦连茹进,忽然避弋下乔来。”,诗人以动物为喻,形象地描绘出人在社会中的起伏波折。“誉髦”指的是马匹的鬃毛,“连茹进”则形象地描绘了马匹奋力前行的样子,“避弋下乔来”则又形象地描绘出动物逃避猎人的追捕,从高处下来的场景。诗人借此表达出生活中的起伏与波折。 颔联“空令归访盟鸥社,不使重登市骏台。”,诗人再次以动物为喻,表达了失去曾经的地位和荣誉的痛苦。“盟鸥社”指的是鸥鸟聚集的地方,“市骏台”则是指售卖骏马的台地。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失去曾经的地位和荣誉,只能空自回忆过去的痛苦。 颈联“古有孟尝能好客,今无鲍叔青分财。”,诗人通过引用历史人物,表达了世态炎凉,人情淡薄的感慨。“孟尝”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尝君,他以好客著称,“鲍叔”则是春秋时期的鲍叔牙,他以慷慨分财著称。诗人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人情淡薄的不满。 尾联“吾衰难秉铭幽笔,短些凄凉不尽哀。”,诗人以自身为例,表达了年老力衰,无法抒发内心哀伤的无奈。“铭幽笔”指的是铭记幽冥之事的笔,“短些凄凉不尽哀”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无法完全抒发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哀伤和感慨,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生活变迁、世事无常的深深哀叹。
创作背景
《挽郑计院》是宋朝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挽诗是为了悼念一位姓郑的计院(古代掌管财政的官员)而创作的。创作背景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诗人与逝者的交往:刘克庄与这位郑计院可能有过往来或共事经历,对其离世感到悲痛,因此通过诗歌来表达哀思。 2. 对逝者的敬仰:诗歌中可能涉及对逝者品德、才能或政绩的赞美,以表达对逝者的敬仰之情。 3. 社会的动荡与变迁:当时的社会背景可能对诗人的创作产生影响,诗歌中可能隐含着对时代变迁或社会动荡的感慨。 综上所述,《挽郑计院》的创作背景主要源于诗人对逝者的怀念、敬仰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
相关诗词
  • 1
    [明]
    中兴功业更谁论,万里摧残百战身。
    宠虎旧衣分爱卒,麒麟新冢哭佳人。
    金羁尽蚀燕支血,宝剑从吹?鹈尘。
    塞外长星沉碧海,五原西望泪沾巾。
  • 2
    [宋]
    天不遗耆老,人谁尚典刑。
    向来卿月白,无复史天青。
    诗泒回风雪,心源贝叶经。
    故应书带草,和露泣康成。
  • 3
    [宋]
    何代无豪杰,惟公气独刚。
    束身同绞紷,遗训辟缁黄。
    定力老逾壮,英魂凛不忘。
    蜀名省科调,犹说郑文昌。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