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绵亭林逸人扁所居室曰藏晖求诗》

先生读易注参同,筑室云山第几重。
昔遇壶丘疑见怪,今于老子信犹龙。
方灵有物司丹灶,符验无妖血剑锋。
只恐欲藏藏未得,世人往往或知踪。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先生研读易经、参透道家玄机的形象,以及他在云山深处筑建房屋的隐居生活。诗中充满了对这位先生深厚的学识和高尚品质的赞美。 首句“先生读易注参同”,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先生专注于易经研究的场景,一个“读”字,生动地刻画出先生潜心钻研、全神贯注的状态。第二句“筑室云山第几重”,则表现了先生超然物外的隐居生活,以“云山”形容其居所之高远、幽深,进一步凸显出先生的高洁品质。 颔联“昔遇壶丘疑见怪,今于老子信犹龙”,以壶丘和老子两位道家代表人物,喻指先生道学修养之深厚。这一联通过对比,强调了先生对道学的深入理解,同时也展现了他对道家哲学的坚定信仰。 颈联“方灵有物司丹灶,符验无妖血剑锋”,通过“丹灶”、“符验”等道家元素,描绘了先生的道教生活,也表现了他修炼道法的精进和成效。 尾联“只恐欲藏藏未得,世人往往或知踪”,则以先生的隐居生活为切入点,表达了对他深藏不露、避人疑云的处世哲学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先生的名声和影响力难以完全遮掩,世人或多或少都能感知到他的踪迹。 整首诗通过对先生研读易经、隐居云山、修炼道法等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一位道学深厚、品质高尚的先生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先生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创作背景
《绵亭林逸人扁所居室曰藏晖求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林逸人的居住环境及其个性特点有关。林逸人居住在一个隐蔽的地方,他的居室被称为“藏晖”,这反映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个性特点,即喜欢避人疑云,深藏不露。刘克庄在了解了林逸人的这一特点后,便创作了这首诗,通过赞美林逸人的居住环境,表达了对他的个性特点的欣赏和认同。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与诗歌相关的研究文献,以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1
    [明]
    红叶桥边草舍低,半滩斜照水平溪。
    旧时曾记求诗过,疏雨桐花幽鸟啼。
  • 2
    [宋]
    卷上芳名旧所知,见君还恨识君迟。
    数茎短发沾霜白,一叶扁舟触浪危。
    问遍菊名因作谱,画将兰本要求诗。
    向南邵邑多经过,楚士能狂更有谁。
  • 3
    [宋]
    写此何人云梦胸,色尘真幻等成空。
    看君一轴画图上,在我半生行记中。
    剡水回舟乘夜雪,楚江燃烛听秋风。
    转蓬踪迹徒劳耳,心愧雁山头白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