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渔梁》

春泥滑滑雨丝丝,一路阴寒少霁时。
水入陂渠喧似瀑,云从山崦上如炊。
燎衣去傍田家火,炙烛来看野店诗。
落尽梅花心事恶,独搔蓬鬓绕残枝。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雨绵绵,阴寒少晴的时节,诗人行走在滑滑的春泥路上,一路感受着周围的景色和气氛。水流入陂渠发出喧闹的声音,像瀑布一样,云层在山峦间升腾,如同炊烟袅袅。诗人走到农家烤火烤衣,到野店看诗。梅花落尽,诗人感到心情不悦,独自搔着蓬乱的鬓发绕着残枝徘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和思考。诗人以春雨、阴云、陂渠、山峦、农家、野店等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为背景,通过烘托气氛和描绘细节,表现了生活的艰辛和人生的不易。同时,诗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和心情,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反思,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感受,以及象征和暗示等手法,展现了自然和人生的美好和艰辛。同时,诗歌的语言流畅、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渔梁》是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一首诗。渔梁,一般指渔梁坝,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是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被称为“江南都江堰”。它位于安徽省歙县城南一公里练江中,坝南端依龙井山,北端接古亭山,练江从此分流,别为扬之江和富资江。刘克庄游览至此时被其景色所吸引,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相关诗词
  • 1
    [唐]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 2
    [唐]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 3
    [明]
    白石何累累,流水亦复急。
    茅茨对夕晖,敝笋待鲜食。
    晒翅满渔梁,鸬鹚与鸂鶒。
    ¤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