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暮春一首》

谢馆王亭安在哉,荒村亦自有池台。
苦嫌野蔓萦纡竹,甚爱残花点缀苔。
老送病来推不得,欢随春去挽难回。
未应寂寞无心赏,墙下葵榴次第开。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感情色彩的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深热爱,尽管生活中充满了变迁和失落。诗中的意象和象征富有深度,语言优美,韵律流畅。 首联“谢馆王亭安在哉,荒村亦自有池台。”作者以谢馆王亭这些已经消逝的美好景象来对比现在荒村的池台,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更迭。 颔联“苦嫌野蔓萦纡竹,甚爱残花点缀苔。”通过“野蔓”和“残花”的意象,描绘了自然的野性和生命的坚韧,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深深热爱。 颈联“老送病来推不得,欢随春去挽难回。”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流逝。老去和病痛是无法抵挡的,欢乐和春天的离去也是无法挽回的。这两句充满了哲理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尾联“未应寂寞无心赏,墙下葵榴次第开。”作者以墙下的葵榴花开作结,寓意着生活中虽然充满了变迁和失落,但只要有心,还是能在生活中找到美好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精美的意象描绘了生活的起伏变化,展示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暮春一首》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 季节变化:诗题中的“暮春”二字表明这首诗是在春季末尾创作的,此时春天即将过去,夏天即将来临。这种季节交替的时刻往往能够引发诗人的感慨和思考。 2. 社会环境:刘克庄所处的宋代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这些社会因素可能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3. 个人经历:刘克庄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因为政治斗争而被贬谪。他的个人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也可能成为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综上所述,《暮春一首》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季节变化、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等多种因素有关。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根据诗歌的内容和刘克庄的生平经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相关诗词
  • 1
    [唐]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 2
    [唐]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 3
    [明]
    霏霏小雨不沾衣,细逐斜风密又稀。
    好湿香尘粘柳絮,莫教零落送春归。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