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余大父著作尝以所得沈元用给事歙砚遗水南林》

隆乾手泽稀疏甚,数帖恓其在水南。
但看吾翁贻歙石,固应之子饷端岩。
丁宁后裔藏为好,羞愧先民宝不贪。
自笑老犹耽笔砚,少年莫也肯同参。
作品赏析
【原题】:
大父著作尝以所得沈元用给事歙砚遗水南林府君后七十年林氏子大鼎以端研遗余答以小诗
创作背景
《余大父著作尝以所得沈元用给事歙砚遗水南林》是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文人交往、诗词唱和的传统以及砚台的文化意义有关。 首先,从诗题可以看出,这首诗涉及到刘克庄的祖父(大父)与一位名叫沈元用的给事(官职名)之间的交往。他们可能通过诗词唱和或其他文化活动结识,而这种交往在宋代的文人中是非常普遍的。 其次,诗中提到的“歙砚”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砚台之一,产于歙州(今安徽歙县),因其质地优良、造型别致而备受文人雅士的喜爱。砚台在古代不仅是文具,还是文人雅趣和文化品位的象征。因此,赠送砚台常常被视为一种高雅的礼仪行为,也是友情和尊重的象征。 综合这些因素,可以推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刘克庄的祖父得到了沈元用赠送的歙砚,并将其转赠给了水南林的某人(可能是另一位文人或友人)。这一事件引发了刘克庄的诗兴,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友人情谊和文化传承的感慨。
相关诗词
  • 1
    [唐]
    白头为郡清秋别,山水南行岂觉赊。
    楚老只应思入境,吴儿从此去移家。
    馆依高岭分樟叶,路出重江见苇花。
    务退唯当吟咏苦,留心曾不在生涯。
  • 2
    [宋]
    水北烟寒雪似梅。
    水南梅闹雪千堆。
    月明南北两瑶台。
    云近恰如天上坐,魂清疑向斗边来。
    梅花多处载春回。
  • 3
    [金]
    水南名品几时栽。
    映池台。
    待谁开。
    应为诗人,著意巧安排。
    调护正须宫样锦,遮丽日,障飞埃。
    晓风吹绽瑞云堆。
    怨春回。
    要诗催。
    醉墨淋漓,随手洒琼瑰。
    归去不妨簪一朵,人也道,看花来。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