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脱骊山厄,龙钟九十馀。 谁知汉掌故,传得不全书。 |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虽然逃脱了骊山的灾难,但却老态龙钟,行动不便。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传承不全的感慨,以及对汉朝故事的深深怀念。 首句“偶脱骊山厄”中的“偶”字表明老人的幸存是偶然的,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庆幸和感慨的情绪。而“骊山厄”则让人想起历史上的一些灾难,如秦朝的焚书坑儒等,这使得诗句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 次句“龙钟九十馀”则进一步描绘了老人的形象,“龙钟”形容老态,“九十馀”则表明老人的高龄,这句诗充满了对生命衰老的感叹。 最后两句“谁知汉掌故,传得不全书”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传承的感慨。“汉掌故”指的是汉朝的故事和历史,“传得不全书”则意味着这些历史并没有得到完整的传承。这两句诗既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入研究,又表达了他对历史记载不全的遗憾。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生命的感慨,又有对历史的怀念,表现出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历史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