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偈六十九首》

荡荡无迂曲,明明透古今。
问无别语,答岂异音。
一人张帆,一人把柁。
铁笛横吹,渔歌唱和。
啐啄同时,知音几个。
顺水逆流归去来,到岸方谙不恁麽。
不恁麽,为君宣,
甜如砂蜜,苦似黄连。
若不同床卧,焉知被底穿。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一幅渔民的生活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理解和欣赏。 首联“荡荡无迂曲,明明透古今。”描绘了江水的宽广无垠,没有曲折迂回,清澈透明,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这样的景象既古老又现代,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时空感。这里的“荡荡”和“明明”两个形容词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宽广和清澈,“无迂曲”则表达了江水的平静,“透古今”则展示了时间的深度。 接下来的几联,如“问无别语,答岂异音。一人张帆,一人把柁。”等,描绘了渔民的日常生活,他们乘风破浪,一人在船头张帆,一人在船尾把舵,配合默契。这里使用了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啐啄同时,知音几个。”这句诗借用了一个古老的传说,描述了鸡雏破壳时的情景,它们在同一时间完成两个动作——啐破蛋壳和啄出身体,形象地表达了世间万物都有其自然的规律和节奏。这里引申为人生哲理,即人生在世,能理解自己生活的节奏和规律的人又有多少呢? 最后,“不恁麽,为君宣,甜如砂蜜,苦似黄连。若不同床卧,焉知被底穿。”这几句诗是对前面画面的总结,也是对渔民生活的理解和欣赏。其中,“不恁麽”是指不遵循常规的做法或方法,“砂蜜”和“黄连”代表生活的甜与苦,“床卧”暗指分享和理解,表达了作者对渔民生活深度的理解和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田园诗,通过对渔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理解和欣赏。诗人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并从中引申出人生的哲理和感悟。这种对生活的深度理解和欣赏是这首诗的重要主题。
创作背景
《偈六十九首》是宋朝诗人释道宁创作的一组诗歌。这组诗歌的创作背景与佛教的教义、修行实践以及释道宁个人的体悟有关。释道宁是一位佛教禅师,他的诗歌多从佛教的视角出发,探讨生死、无常、禅修等主题。 在佛教中,“偈”是一种用于颂扬、赞美或阐述教义、哲理的诗体。释道宁的《偈六十九首》可能是在讲经说法、禅修实践或个人体悟的过程中创作,用以表达他对佛法教义的理解和阐释。 要了解《偈六十九首》的具体创作背景,可能需要深入研究释道宁的生平、著作以及当时的佛教文化环境。
相关诗词
  • 1
    [宋]
    西风横吹雨脚断,秋云轻笼日花明。
  • 2
    [宋]
    远望阳城湖,八九云梦吞。
    白云宿殿罅,青藓埋松根。
    樵唱林间路,渔歌寺外村。
    避喧嗜飞阁,未若叩禅门。
  • 3
    [宋]
    乔柯与长谷,秀色故未浼。
    秋风来吹之,声如振江海。
    怒号无晨夕,唱和若有待。
    翏翏遍坳洼洼,岂独缘崔嵬。
    百川亦相投,取闹不知悔。
    竹篱更謞然,吕律焉足采。
    蜩螀岂知微,切切如怨憝。
    惟人亦吟哦,沸若烹鼎鼎。
    八荒同一鸣,静里安得在。
    独有虚室翁,恬然故无改。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