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农手中无寸铁,夺笏击贼贼脑裂。 贼未死气虽已折,奉天天子双泪横。 十年弃卿真负卿,臣身区区劳记忆。 平原太守曾未识。 |
| 原头殡御绕新茔,原下行人望哭声。 更想秋山连古木,唯应石上见君名。 |
| 新笺传后学,古训发先儒。 不拟狂年少,灯前骂老奴。 |
| 当年持节使,宽厚出诚心。 郡国承风远,朝廷注意深。 十行初下诏,四海望为霖。 几夜台星转,光侵九棘林。 |
| 不向青山正首丘,愿倾热血溅刀头。 出师表上风雷动,转饷筹空日月愁。 蝴蝶三更思汉鼎,子规万里怨吴钩。 英魂到海流无尽,张陆应同把臂游。 |
| 播谷重前经,人天称往录。 青圭禯东甸,高旗表治粟。 逶迟乘旦风,葱翠扬朝旭。 平秩庭春司,和气承玉烛。 岂伊盈八政,兼兹辩荣辱。 十千既万取,利民谁不足⑴。 |
| 黄鹂鸣官寺,香草色未已。 同时皆省郎,而我独留此。 维监太仓粟,常对府小史。 清阴罗广庭,政事如流水。 奉使往长安,今承朝野欢。 宰臣应记识,明主必迁官。 塞外貔将虎,池中鸳与鸾。 词人洞箫赋,公子鵕鸃冠。 邑里春方晚,昆明花欲阑。 行行取高位,当使路傍看。 |
| 十年农星晦无光,太史昨夜占五潢。 国家大本重谷禄,曰奎曰胃明天仓。 中书垣次大司农,署秩列九卿,尊大府,春耕藉亩冬藏冰,六十五官八九扈。 杭公均输少卿属,赋足国家民亦足。 农田漕运一时了,文如锦绣人如玉。 归来奏仪帝曰俞,诏书宽大赐民租。 太平治象今日见,不用再讲贞元宰相均田图。 |
| 追立新碑日,怜君苦一身。 远移深涧石,助立故乡人。 草色荒坟绿,松阴古殿春。 平生心已遂,归去得垂纶。 |
| 曹司农竹虚言,其族兄自歙往扬州,途经友人家。 时盛夏,延坐书屋,甚轩爽,暮欲下榻其中。 友人曰:“是有魅,夜不可居。 ”曹强居之。 夜半,有物自门隙蠕蠕入,薄如夹纸。 入室后,渐开展作人形,乃女子也。 曹殊不畏。 忽披发吐舌作缢鬼状。 曹笑曰:“犹是发,但稍乱。 犹是舌,但稍长,亦何足畏?”忽自摘其首置案上。 曹又笑曰:“有首... |
| 识公七年前,青衫骑破鞯。 送公七年后,金章大州守。 穷达反掌耳,置之勿复论。 忆公出蜀日,避名如避喧。 神羊一在首,慷慨眉宇轩。 朝陈击奸疏,暮进兴邦言。 炎炎中郎将,解带西南奔。 矫矫内押班,挂冠神武门。 所以杜御史,姓名满乾坤。 人生有聚散,安所非游宦。 徵黄不作难,圣主方味谏。 |
| 芸禾雨苦连,草秽何能蠲。 借问司农者,俱云不得天。 |
| 山川非晋土,悲泣效楚囚。 一语强知慰,凄迷望神州。 刺史下荆水,司农来石头。 土园管夷吾,过计非私忧。 |
| 先生道妙一时传,我亦随机叩两端。 拈却司农无字印,百川从此绝波澜。 |
| 一门亲贵人称羡,宋玉高唐结主欢。 几见司农轻授受,乃知裙带胜衣冠。 |
| 古调不同俗调,后儒多异先儒。 美蔡中郎幼妇,呵郑司农老奴。 |
| 知君官属大司农,诏幸骊山职事雄。 岁发金钱供御府,昼看仙液注离宫。 千岩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辇路中。 不睹声明与文物,自伤流滞去关东。 |
| 往昔少司农,朱幡牧刺桐。 见碑怀叔子,有庙祀文翁。 家法惟清白,军储必腐红。 遥知门户肃,不与贾胡通。 |
| 司农未晓报龙楼,昨夜中天贯索流。 石父不逢齐子相,马迁空作汉家囚。 铜壶滴碎短长梦,铃索拽翻新旧愁。 安得君王赐归骑,一廛投老大江头。 |
| 桐乡汉有大司农,封守今推陈秀公。 君向邦人著遗爱,近追相业远家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