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笺传后学,古训发先儒。 不拟狂年少,灯前骂老奴。 |
| 当年持节使,宽厚出诚心。 郡国承风远,朝廷注意深。 十行初下诏,四海望为霖。 几夜台星转,光侵九棘林。 |
| 识公七年前,青衫骑破鞯。 送公七年后,金章大州守。 穷达反掌耳,置之勿复论。 忆公出蜀日,避名如避喧。 神羊一在首,慷慨眉宇轩。 朝陈击奸疏,暮进兴邦言。 炎炎中郎将,解带西南奔。 矫矫内押班,挂冠神武门。 所以杜御史,姓名满乾坤。 人生有聚散,安所非游宦。 徵黄不作难,圣主方味谏。 |
| 芸禾雨苦连,草秽何能蠲。 借问司农者,俱云不得天。 |
| 山川非晋土,悲泣效楚囚。 一语强知慰,凄迷望神州。 刺史下荆水,司农来石头。 土园管夷吾,过计非私忧。 |
| 先生道妙一时传,我亦随机叩两端。 拈却司农无字印,百川从此绝波澜。 |
| 古调不同俗调,后儒多异先儒。 美蔡中郎幼妇,呵郑司农老奴。 |
| 往昔少司农,朱幡牧刺桐。 见碑怀叔子,有庙祀文翁。 家法惟清白,军储必腐红。 遥知门户肃,不与贾胡通。 |
| 司农未晓报龙楼,昨夜中天贯索流。 石父不逢齐子相,马迁空作汉家囚。 铜壶滴碎短长梦,铃索拽翻新旧愁。 安得君王赐归骑,一廛投老大江头。 |
| 桐乡汉有大司农,封守今推陈秀公。 君向邦人著遗爱,近追相业远家风。 |
| 三晋山河数十州,频年水旱不能秋。 我公出把司农节,粟麦还于地上流。 |
| 仙系根蟠李,王孙种自龙。 暮年都督府,早日大司农。 密印加三品,朝冠挂四松。 清晖遗迹在,山水为谁容。 |
| 曩把司农节,蠲民百万资。 公今随夜旦,谁与疗疮痍。 贮羡时包匦,搥人吏剥肌。 九原难再作,堕泪阅丰碑。 |
| 物产原希世,风流更折冲。 决疑京兆尹,富国大司农。 远业终三事,仁声达九宗。 方祈酌周斗,何意辍秦舂。 |
| 笔端忘杻械,舌本贵温润。 明明犹麟书,作世大龟镜。 哀哉束高阁,斯文久不胜。 皇五开老眼,牵复首拜命。 秋来举子场,谁领斯文印。 向来针膏肓,必古司农郑。 |
| ...,沉以玉简副。 迩来三十年,寂寞事非旧。 黄冠守萧堂,香火杂薪槱。 神州祠太乙,司农治华构。 休祥祚邦国,岩穴甘僻陋。 游人独何求,丰碑读古籀。 |
| 近来塞上,喜蜡弹、羽书清省。 更万灶分屯,百年和籴,惭愧而今半省。 蒙鞑残兵骑猪遁,永绝生猺侵省。 做个太平民,戴花身健,催租符省。 何幸。 行人来密,佥军抽省。 但进有都俞,退无科琐,不用依时出省。 子厚南宫,仲舒四掖,又报岑参东省。 趁此际、纳禄悬车,亦为大司农省。 |
| 国典斯为重,亲耕示不轻。 诏涓正月吉,躬率百僚行。 奉礼仪修献,司农哭具呈。 储胥严武备,卤簿肃文明。 北阕班春早,东郊贺雨晴。 青坛晨气润,紫陌晓寒清。 玄武移天仗,钩陈出帝城。 停云依别殿,翔鸟避行营。 十二苍龙驾,三千日虎兵。 园花迎翠辇,田柳拂霓旌。 少皋陈圭瓒,先农荐特牲。 绀辕萦黛耜,苍佩映朱弦。 俯讲三推礼,... |
| 玉殿清虚过暑天,草庐烦促念民编。 外家近许迁新宅,不遣司农费一钱。 |
| ...,连樯输太庾。 秋风满汴渠,栉比不可数。 登陛献岁额,供亿足赢数。 储偫如丘山,司农视新腐。 老幼无馁腹,谁复问旸雨。 天子念大计,置官忧败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