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用厚后弟强甫韵》

辞大丛林卓小庵,岂知捷径在终南。
狂歌不晓花十八,饿死休贪芧四三。
汉有子云尤苦思,晋惟逸少不清谈。
君看尼父生知者,问了苌弘又问聃。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一种对人生道路的深刻理解和对精神追求的赞美。 首句“辞大丛林卓小庵,岂知捷径在终南。”表达了诗人对追求物质享受的否定,认为真正的捷径是在内心深处,而不是外在的世界。这里的“大丛林”和“小庵”可以理解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象征,而“捷径”则是指通向真理和智慧的道路。 “狂歌不晓花十八,饿死休贪芧四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追求的淡泊,认为即使在饥饿的情况下,也不能贪图一时的享受而放弃对真理的追求。这里的“花十八”和“芧四三”可以理解为物质诱惑的象征,而“狂歌”则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热爱和追求。 “汉有子云尤苦思,晋惟逸少不清谈。”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精神追求的赞美,认为在汉代,扬雄的苦思冥想是值得赞美的,而在晋代,王羲之的清谈也是值得尊重的。这里的“子云”和“逸少”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他们的精神追求和思考方式在诗人的眼中是值得尊重和赞美的。 最后,“君看尼父生知者,问了苌弘又问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孔子和老子等人的赞美,认为他们是真正的生而知之者,他们的智慧和思考方式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这里的“尼父”指的是孔子,“苌弘”和“聃”则是指老子,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人生道路和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认为真正的捷径是在内心深处,而不是外在的世界;物质追求应该淡泊,而精神追求则是值得赞美和尊重的。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孔子和老子等人的敬仰之情,认为他们是真正的生而知之者,值得学习和借鉴。这种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关诗词
  • 1
    [宋]
    雕戈偃玉塞清明。
    道德洽和平。
    龟畴凤柙,腾实飞英。
    岱畎让功成。
    汾水上、寅辂銮声。
    荐精诚。
    仙宇玉为京。
    圭洁奉高明。
    瑶山银榜,固国本丕闳。
    诏公卿。
    绵蕝殉舆情。
    稽阳位,报本郊坛畤,助祭俨簪缨。
    祖宗配侑,朱燎晶荧。
    百礼备丰盈。
    答天地、用厚怀生。
    泰黎氓。
    千畿先润泽,万宝尽开荣。
    龙沙日窟,文轨永来并。
    保嘉享,史册焕鸿名。
  • 2
    [宋]
    把茅容膝强名庵,宜夏宜冬户向南。
    雪厄黄精饥杜二,花欺白发笑陈三。
    尔侬柏下已骨朽,此老橘中犹手谈。
    惟有子长赞深远,诸家类以浅求聃。
  • 3
    [宋]
    不腆先畴与破庵,在汾水曲管岑南。
    幽栖晚节巢林一,戆草当年及三。
    酒甕有期春共酌,书囊无底晓犹谈。
    吾惽紫气难瞻瞩,未暇攀迎柱下聃。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